初夏的一个上午,妻子提议去骆岗中央公园走走。这个由民航机场改建的公园,被媒体宣扬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一时成了合肥人的网红打卡点,沸沸扬扬,趋之若鹜。我们倒没凑热闹,现已冷清下来,一场即兴的出行就此成行。
昔日的骆岗机场停机坪上,那细长的航站楼依然矗立,与往昔并无太大改变。阳光下,“合肥”二字(毛体)熠熠生辉,承载着多少合肥人的共同记忆。目光触及航站楼最西端那几间静默的房舍,心中顿生波澜——那里封存着一段与工作相关的往事。随后的公园漫步中,萦绕心头的皆是这些催人忆旧的片段,断续不成章。这几日静坐家中默想,许多细节反倒清晰起来。

(航站楼中段的毛体“合肥”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话说本世纪初,正值国家发展浪潮奔涌之时,举国上下谋发展、促经济,各行各业思想活跃,各显其能。那时,“接待也是生产力”的说法颇为流行,一度在人际交往中被奉为圭臬。对此,我们讨论、思考、接受,最终统一了认识: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直白地说,就是要调动一切有效资源——物质的、精神的、政策的、制度的——处理好对上、对下乃至左邻右舍的关系。冠冕堂皇些讲,便是携手共创、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其时,我所在的单位刚经历全国性机构调整,可谓百事待举。面对总部领导日益频繁的巡视、调研、检查与指导,做好强有力的接待工作,成了单位的一件大事,尤其主要负责人。人情大于天,概莫能外。我时任办公室负责人,起初受命承担一项具体任务:做好总部领导抵离合肥时的接送事宜。由此,便与合肥骆岗机场以及合肥车站结下了不解之缘。

(细长的航站楼全景照片)
不经历不知道,此类事务实则尽在政府规制之中。几番联络机场均无果,只得到一句“真言”:此事需由“SHENG ZHENG FU”统筹安排。单位主要领导WLQ遂携我专程拜访了“BAN GONG TING ”主要领导。我们诚恳汇报,迫切陈情。答复很明确:机场内享有接机送机待遇,按规定仅限于“FU BU JI”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当时央企正与行政级别脱钩,已不在其系列中。我们顿感碰壁。临别时,“BAN GONG TING”领导似有意似无意地提了一句,其下属某处专司此类事务。此言令我眼中一亮。
不经历不知道,许多事务的关隘,往往在处长手中。故有人言,当好处长乃成大事之基。此后一段时间,我只要得空便前往“BAN GONG TING”那位Z处长的办公室“报到”,用上了多年在基层工作与人打交道的经验。所幸单位邻近“SHENG ZHENG FU”。起初不相识,便自我介绍。处长年纪与我相仿,经历多有相似,陪他聊聊倒也无妨。不久便熟络了。我深知,他所秉持的行事准则,囿于党政部门的固有观念。因对企业并无明文规定,墨守成规于他而言,何尝不是一种稳妥的选择?!转机出现在某日,他突然对我说,考虑在报告中采用“相当于FU BU JI党政领导干部”的措辞向上呈报,若获批准即可执行。我惊诧于他的“变通之智”,更暗喜事有转机。此后尺度又略有放宽,“中管干部”亦纳入范围。变通是政策执行者的“灵光”,而愿为你变通,则是他的拳拳盛意了。

(骆岗中央公园的地标建筑--全向信标台,又称之“骆岗小蘑菇”)
骆岗机场航站楼最西端,便是接机送机的专用道口。步入其中,大小不一的休息室装饰考究,尽显本省风貌。等候期间,有专人提供端茶送水、登机提醒等服务。配有专职安检人员,安检后可通过专属通道登机。若是接机,更有专人引导至停机坪旁静候。每次接送总部领导,所要做的,便是将相关人员姓名、职务、随行名单、航班信息及接送车辆、人员牌号,汇总传真给那位处长。待他上报安排妥当,一个电话过来“OK”,骆岗机场方面便会精准执行。此事一旦走通,便显得格外顺遂。合肥车站接站也以同类方式处理。在这以后,我单位这类工作交由行政部负责,具有接待才能的LQS处长,将这项工作做得更是风生水起。
岁月如流,倏忽多年。如今再看这骆岗机场航站楼,当年普通候机乘机的印象已然模糊,唯有这段特别的经历烙印深刻。人生中,这般独特的际遇毕竟不多。它如同一枚特别的徽记,不仅予人一种丰厚的充实感,更在步入岁月深处时,唤起那份略带自得的回味——那是关于规则缝隙里的周旋,人情世故中的微光,以及一个时代的特殊印记。
作于2025年8月1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