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洋误会”的法国梧桐

(2025-07-05 10:52:07)
标签:

杂谈

文化

情感

分类: 随笔
      合肥植物园玉兰园前一株业已成形成荫的树,竖了块“二球悬铃木”标牌,并注明了俗名:法国梧桐、英国梧桐。不由一旁考究着。“法国梧桐”作为都市风情的行道树,早已是人们绿色情怀的既定认知。蓦地知是与“二球悬铃木”同一,有些发怔。不知为不知,确有必要认识认识。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与传说,或许能让你在下次驻足时,对这抹绿色多添一份遐思。
“跨洋误会”的法国梧桐

                                                 (二球悬铃木,俗名法国梧桐、英国梧桐)              

       植物学上,“法国梧桐”实为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树种,与上篇文中所说的中国锦葵科的梧桐属梧桐截然不同。上世纪20年代,“二球悬铃木”被引入上海法租界,作为行道树广泛栽种。相传,为便于马车通行并确保夏日绿荫均匀,法国人将其精心修剪成别致的“蘑菇头”造型。这不仅是城市建设的先见之明,也映照出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景象。“二球悬铃木”四季分明:春日嫩叶初绽,生机盎然;夏日浓荫蔽日,清凉惬意;秋日则叶染金黄,自成一道流动的城市风景。尤其在阳光下,树影婆娑,叶片翩跹,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深得恋人们钟爱。其名源于叶片形似中国梧桐,又因首植于法租界,“法国梧桐”的称呼便不胫而走,流传至今,妥妥的“跨洋误会”,却已然成为海派风情不可或缺的标志。  

“跨洋误会”的法国梧桐

                                                  (行道树“法国梧桐”的秋季景象。)

      在上海这座都市的诗意画卷中,“法国梧桐”衍生出了标志性的文学意象。张爱玲1943年的小说《封锁》开篇即写道:“法国梧桐的落叶像金箔一样飘在电车轨道上”——这一经典意象,精准捕捉了老上海秋日午后阳光下梧桐落叶的特质:闪烁、华丽,却又易逝、略带浮夸与虚空。王安忆的《长恨歌》里,“法国梧桐”更是上海弄堂的灵魂风景,与女主角王琦瑶的命运、弄堂的烟火气息、乃至整座城市的特质紧密交织,发挥着强烈的烘托作用。

       视线转向民国首都南京,一段交织着浪漫想象与历史烟云的“项链传说”广为流传。相传上世纪30年代,宋美龄钟爱法国梧桐,蒋介石为博红颜一笑,命人在中山陵至美龄宫沿途遍植此树,最终形成一条状如“宝石项链”的梧桐大道。从高空俯瞰,美龄宫宛如项链中央的“蓝宝石”,梧桐则构成了环绕的“金链”。史实上,南京大规模种植梧桐始于民国《首都计划》(1929年)等市政规划,与城市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然而,这个动人的“爱情传说”为冰冷的行道树注入了温情,成为人们对那段历史浪漫化的诗意解读。每逢金秋,梧桐叶黄,“美龄宫项链”的盛景便刷屏网络,传说真伪已不重要,人们更愿沉醉于这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好意象。

       合肥市也有条承载几代人记忆的“法国梧桐“大道,名为芜湖路,全长约3000米,是合肥市主干道之一。1955年从南京引入栽种形成林荫景观,至今尚存六、七百株“法国梧桐”,树龄已超过70年。冠幅均达18米,形成穹顶的视觉美感。现已是合肥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跨洋误会”的法国梧桐

                                               (行道树“法国梧桐”大道春夏季图景)

     “法国梧桐”的果实名为“悬铃”,成熟后裂散,释放出带着绒毛的种子乘风远播。每年特定时节(主要为春季),众多城市便会迎来“飞絮季”。除了杨絮、柳絮,“法国梧桐”的绒毛也漫天飞舞,形成“四月飞雪”之景。然而,这些毛絮不仅是生命的信使,也可能裹挟花粉、细菌、病毒及污染物,侵入眼口鼻引发不适甚至哮喘,堆积后还存在火灾隐患,令人不胜其扰。这天使与魔鬼并存的双重特性,让人对其爱恨交织。这也是一些城市限制或禁止种植“法国梧桐”的主要原因。

     “法国梧桐”,这一外来树种已在华夏大地归化百年,成为都市中不可或缺的“绿色故友”。它自身更演绎出无数动人的意象。下次当你漫步其下,不妨驻足凝望那悬垂的“铃铛”,聆听风中摇曳的叶片,或许能于喧嚣都市中,捕捉到那穿越百年光阴的“树间絮语”。

                                                                  作于 2025 年 6 月 19 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梧桐古韵悠长
后一篇:夏季的池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