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唇齿留香是乡情

(2025-03-10 10:48:07)
标签:

情感

杂谈

文化

乡情

分类: 随笔

       对故乡的膳食记忆,刻在舌尖上的便是鱼虾的鲜香,这是自小生长环境惯常所致。尽管时光流逝数十年,这份眷恋未曾淡去。芜湖城枕水而居,河网纵横。一条青弋江川流不息,由泾县流经芜湖进入长江。水系发达,鱼虾水产丰富,成为百姓餐桌的家常也就顺理成章。                          

    离开芜湖后,无论在哪儿,鱼虾水产总是日常的喜爱。退休后与妻乐于孙辈的七事八事,忙碌了数年。如今人闲将起来,定居在了庐州的城乡结合处,滨临湖滨,饭桌上的鱼虾又丰富了起来,似乎升腾起了故乡的烟火气息。况且妻擅长烹饪鱼虾且很用心,入口的鲫鱼、鳜鱼、河虾味,唇齿留香,悠悠我心。她知我喜好,常在家炖大鲫鱼汤。当然,鲫鱼是大一点好,有半斤重最合适。炖好后,乳白色的汤莹润如玉。一碗穿喉入腑,鲜香便流过全身。鲫鱼放进盘中,沾一碟糖醋汁,质地口感细腻,腴美竟透出蟹膏的醇厚。只是不能贪多,一条便过瘾。

                                                                     唇齿留香是乡情                                              (乳白色的汤莹润如玉)                      

    居住在城乡交界地,小集市别有风味。集市内,有一卖鱼虾的小老头,常年经营的水产品丰富,妻竟成了他的老主顾,说在那很有购买感。直到今天我心底里都认为他是渔民,禁鱼期间兼做了生意。我们也权当相信他的鱼虾均产自于湖河水塘。因为河虾在水质较好的河流中生长,吃的是天然食料,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妻购买时,凭直觉,专挑青壳且须爪发亮的河虾,这才是活水滋养的珍品。妻精心烧制,鲜香微甜,虾的本味足,我特别受用。吃起来尽管像是吃“甘蔗”,可就喜欢那个味。孙女小诗越也是,一家三代人都是,三代人围坐吃虾让家常滋味都有着天伦之乐。平时妻常是烧上一盘掐头剪须的河虾,快递去京,让适儿一家三口周末美美嘴,连快递小哥都熟悉了寄往京城必须要通过航空,快至上!为此,家里常年鱼虾存货充足,以冰柜储存。以至于那位经营者见到我们在去植物园的路上,常有“大姐!大姐!”的叫唤声。我们也是有了他,餐桌的膳食鲜活了许多。                                    唇齿留香是乡情                                            (鲜香微甜,本味足的河虾)                       

    不曾料到,小区门口集市的那位“渔翁”去年突然消失。经打听,方知其配偶有病,需整日守护。妻对集市另一位鱼虾经营者不得味。产品重要,让消费者感到生意用心同等重要。花钱买慢待或忽悠的结果就是疏离。峰回路转,五姐的儿子杨晓光在恰好的时间得知我好这口,从江河水系充沛的无为县不时发来活蹦乱跳的鱼虾,直教人喜上眉梢。去年与妻去无为看望五姐时,还专程随外甥杨晓光去购物现场看了看。那侍弄鱼虾的水平够专业。确实,现在的物流真强大,完全可以每日载着晨露未晞的鱼虾,当天便可上餐桌。我也劝告妻再去集市内另一家经营水产户看看,“东方不亮西方亮”哦!

    鱼虾,在唇齿间留香,似在抚平远去的故乡记忆。这日子啊,怎一个“乡情”了得!

                                                                                         作于2025、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春日芬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