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习惯,每早起床总要打开西晾台窗户,贪婪地呼吸一番室外的空气,大都以深呼吸为主。其因还是呼吸系统毛病所致。一夜的室内入眠,感觉缺氧,面对窗外大气找个补缺。无论春夏秋冬、包括严寒雨雪酷暑的日子都不例外。身体有毛病的人总有些与常人不一般的怪癖。
每早西晾台的深呼吸,时间久了,对楼外景况便熟络了起来。以前说得多的是所住高楼西北方位的植物园、水库,那是魅力无限的景致,故而常去享有。而西晾台正面以及楼的北面是一片空地,从无说过。刚购买此地房屋时,这里还是西郊乡村原住民的村落。城市发展,土地陆续拍卖。以至于遗留下来了这片土地,因其距离水源地太近,是没有开发商过问还是政府有关部门干涉?不得而知。目前楼的北面做了一个停车场,4S店的新车占据了大部。还有一所驾校正起劲地运行着。当然,我们这栋楼的居民,就是盼望着楼房西北面不再有建筑。这样,站在21楼的西晾台便是一望无际的视野。

(西晾台下那块杂乱无序的菜地)
这片约有数十亩土地的荒地,几年前便开始热乎了起来。为何?开荒种菜!符合了周围居民菜地养生的需求。一块块、一垄垄、一条条菜地日渐其多。常可见到那种刀耕火种开荒的场面。经年的辛勤劳作,生地成了熟地。当年的黄土地也成了生机勃勃的绿地。凡能吃到的蔬菜,那块地里都可见到。社区街道二旁,一早便能看到许多居民在那里摆上了菜摊,做起了生意,陡然间烟火气浓郁了许多,让人感觉远离了城市。尤其每年的春季,油菜花开,金灿灿地一片又一片。以至于来植物园的游人兴致很高地先在油菜花地里赏玩拍照了起来。那场景确实挺逗乐。
每早站在西晾台,都会不由自主的朝下四处张望,孩儿般地数数下地干活的人儿。一个感受便是这世界毫不缺乏勤劳的人。每天总有一、二十个人在地里干活,或除草、或浇水、或喷药水、或栽秧苗、或搭棚、或收摘菜等,个个起劲,人人用心。天天看也发现大都是女人在干活,偶有男人出现,常是需要力气活。在油菜花籽成熟时,那片地里一块一块都是夫妻同时上场,用手工在铺好的塑料皮上,以最原始的方式用力将菜籽惯甩或剥离下来;一些菜蔬需要搭架子的,也可看到男人的身影。菜地浇水是最多的活计,那块地没有水源,常是在周围的小区内接上水,费力地行走在没有路的菜地里。

(那块菜地春季时的油菜花开)
那片菜地,对一位老妪记忆最深刻。以前常可看到她一跛一瘸地到菜地干活,很慢很费时间。即使这样,她乐此不疲,从不缺席种菜的季节。更为奇特的是她每次来菜地,这块地里的数条流浪狗总会鞍前马后地围绕着她,起劲地摇着尾巴。想必她心善,常带食物喂它们。最近发现她的行动更为困难,用一把椅子支撑一步一步地来到菜地。上午我们去公园,会在社区路上看到她在与同类人群一起开心地卖菜,常有二条流浪狗在她坐的椅子下陪着她。估摸着这位老人是天没亮便上菜地摘菜赶早市的。细想起来,种菜并非维持生计,而是一种得心应手的生活方式,更为快乐的打发岁月,即使有难也不会轻易退缩。
那片土地的菜地还在扩展着。尤在山坡的斜地、边缘地块或是没有路的地方,还需要种菜养生的人开发。小区的住户也常在群里议论,若是将这片土地改造成一个街心公园,让居民有个安静休闲的地方,则是最好的结果。对此,我倒未置可否,浓郁的烟火气也不失为一种人间别致且不多见的景观。顺其自然吧!
作于2023、9、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