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虽在三九,阳光下还是暖意融融。天也湛蓝悦目。进入植物园陈俊愉陈列馆院落,便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隆冬时分能有花香可闻,确有几分快意。不由目光寻香而去,大院内树木一片凋零,但见几株略显枯褐单薄的腊梅小树,已是满枝花朵花苞,明黄黄的,都很傲然地立着。那股清香是从绽放的花还是饱满的苞透露出来,我是不得而知。满花的枝头已分不清花朵花苞了。

(扑鼻而来的清香)

(枝头满是明黄黄的花苞)
(绽放的花还是饱满的苞)
腊梅,想必就是在腊月开花的梅,这本身就是一种特立独行的风格。能在严寒冬季独自送出花香,足以孤傲不娇自称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更是不在意自身,只要能香飘,不患得患失。记得开国领袖的“咏梅”一首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歌颂其不畏严寒,只为报春迎来百花齐放的高尚品质。至今读来仍然朗朗上口。

(花还是苞飘香)

(枝头满是花苞)
几株腊梅的身后,便是陈俊愉陈列馆。馆前端坐着陈俊愉雕塑。至于合肥植物园内为何建立陈俊愉陈列馆,几年前曾在馆内参观过,想必陈俊愉是安徽安庆人士(1917、9--2012、6)。陈俊愉生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从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研究。尤其在梅花的研究上,具有国际权威。其主编出版的《中国梅花品种图志》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并荣获中国梅花研究终身成就奖。陈列馆所在的园内,有块石头,标有红字“梅圣”,想必也是对他的称颂。看到这里,对陈列馆、腊梅飘香以及周围的梅园布设,也就释然了。
(几株腊梅后面便是陈俊愉塑像和陈列馆)
(梅圣石碑)
作于2023、1、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