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游走多了,视觉丰富,便有了边边拐拐探异玩奇的心理,总想在此有所发现。上篇博文“见闻松林”中未加详说的松林随秋深日渐增厚的松针层,便是一个视点。犹如铺上了一层“红地毯”,这在观察老南门附近另一块松林后的见识,别有趣味。前几日接连去了二次,拍了几张照片,也就生成了这篇博文。

(松林间铺上了一层“红地毯”)

(见趣野松林)
这片松林长宽不足百米,周边杂草丛生,毫无人工管理痕迹。西边有口满是枯荷的池塘,池塘旁有一古韵的小亭子,夏季还在那儿躲过突来的急雨。东边有一连接老、新园子的小门,土路、石子路、野草丛生。前几天从那过,竟然还看见一条一米来长的青花蛇,吓我们一跳。北边是近于光秃秃的茶园,人工管理程度较低。南边便是隔离新、老园子的墙。这一切都表明这块不受植物园关注的地块近似野地,一切似浑然自成。
(浑然自成的野松林)
秋季,非常绿植物,其树叶会以变色对季节做出生理性适应。松树也是,油亮亮的松针,夏季过后便暗淡下来,随秋凉由浅黄逐渐深黄,并不断掉落。松叶层不断加厚,其色也由浅加深,乃至呈红色,似乎松林间铺上了一层“红地毯”。人走在上面,软软的,也会发出枝叶被踩的咯吱声。围着这片松林,从各角度观看,可能是少见多怪,觉得很稀奇,也很耐看。不断也有人在此观看留影,啧啧赞叹这个大自然杰作!
(松林红地毯)
松针有油性。妻说她小时候每天给煤炉生火,最喜欢用松针。所以常常在周边山林野地捡拾备用。上世纪70年代末在麻姑山读书,靠近学校的那片山总是光秃秃的,长不出林子。其他山地则是马尾松成林,绿油油的一片。那时没有燃气之类的燃料,生活在此的几千名教职员工,一是用煤,二是用灶烧柴,所以砍伐临近山上的松树已是大家的同一行动。只要家里有劳力,无不向山讨取生活燃料。现在有燃气,山上早已树木成林了。
(松林红地毯)
从紧靠蜀山湖的原生态松林到老南门附近的“野生”松林,由松针铺就的林间土层,愈发满地通红,似是铺上了“红地毯”,倒也生出了一些趣。只是这里不能有明火,尤其抽烟者戒。谨以此文记。谨以此文记。
作于2022、10、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