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渝行有点“疯”(还续)

(2022-05-30 08:07:20)
标签:

旅游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游记

文/姚永森

                              川渝行有点“疯”(还续)
                                                       极快流速穿城而过的康定河)

妹婿驾车很快下到海拔2560余米的康定市--这可是个有故事有特点的城市。作为历史工作者的我,很早就在古史籍上知晓一个名叫“打箭炉”的地方,那是三国蜀汉时对此地的称呼。千余年来,这里一直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人民交汇的中心。康定是后取之名。因此地丹达山以东地区为康,为康地安定之吉祥,故名康定。如今,这座山城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其面积虽广到1.16万平方公里,但藏汉人口不到13万人。

说起康定城,就不能不说康定河。

康定河是城中河,流经城市中心繁华地段,终日喧嚣、翻腾。其发源于大雪山东坡,靠着冰雪融水、降水、泉水、湖水和地下水补给,以翡翠般的墨绿呈现在人们的眼中。河水由上而下,以极快的流速穿城而过,湍急之险象,让人难以忘怀。

此情此景让我立刻有拍照留念的想法,当即倚靠在河边的栏杆边让人留下身影。谁知照片拍出,有人说一束光斜照着我。老伴英华当即与我合照,那束光顿时笼罩着我们。

           川渝行有点“疯”(还续)
                                                                 康定桥上留个影)

说起康定城,也不能不说郭达山。这里民间讹传蜀汉时,诸葛亮南征孟获,曾派遣一名叫做郭达的将军在今日的康定城一带为军队铸剑。据说郭达一人每天能锻造出数千支箭,当地百姓将其视为神灵供奉,并把康定东北的那座山取名郭达山,把造箭之地叫做“打箭炉”。此说显然是民间误传,非我所喜。但郭达山那琳琅满目的唐卡壁画,却使这座山熠熠生辉,让人流连难返。

                川渝行有点“疯”(还续)
                                                                  (前方就是郭达山)

说起康定城,萦绕于心的便是那《康定情歌》。阅读当地人编写的有关这首歌的史料,越发感到它的深刻内涵和非凡意义。

这首歌的故事起源于康定城郊雅拉乡民歌中的溜溜调,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传说有一位名叫多洛的藏族大姐,美丽动人,举世无双。她以卖松光为生(松光就是结疤的松枝代称)。松光易燃并久烧不息,是照明的佳品。康定人为此将她称为松光西施,并为她传唱起一首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吆,端端溜溜的照到多洛大姐的门。”这可以说是《康定情歌》的最早雏形。1945年初,重庆青木关音乐学院一位名叫吴文季的学子采风到此,听到康巴援缅军人唱起了这首歌,内心掀起巨大的波澜,认为这天籁之音不记录下来是音乐人的罪过。于是,他连夜点起松光,将曲词记到笔记本上。几天后,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重庆,找到了学校的声乐系主任伍正谦。伍正谦听后也被震撼,当即找到学院教授、人称武汉才子的江定仙。在江定仙的编配和琴声伴奏下,伍正谦在学院音乐会上,引亢高歌,一炮打响,引起轰动。江定仙又趁热打铁,将此歌名改为《康定情歌》,并在1948年推荐一位名叫喻宜萱的人在南京独唱音乐会上首次公开演唱,接着灌录了唱片予以发行。1952年,此歌在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获银质奖章。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康定情歌》的意义愈加非凡。20世纪70年代,此歌入选美国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随着旅行者2号探测器在太空播放。90年代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首民歌”。合上史料书,我将三人记在心中,他们是:吴文季采编、伍正谦原唱、江定仙编配。(待续)

                                                         作于2022、5、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