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杂谈 |
分类: 随笔 |
由珠市口“刘老根大舞台”穿过前营胡同一路走下去,可见这片老城胡同连着胡同。短则3、50米,长则1、200米。不一会便走过了前营胡同、罗家井胡同、布巷子胡同、小江胡同。只有大江胡同长度不凡。所有胡同相当清爽、整洁。保持了老胡同的原貌,但也不缺现代装饰。就是缺少人间烟火气,人寥寥,很安静。
京城这片胡同实行了街(巷)长负责制,即对其所负责的环境整治提升和神话文明创建行使执行权、监督权、处置权。治理要求做到“十无”标准,即无违规建设、无违规开墙打洞、无违规广告牌匾标识、无凌乱架空线、无违法违规经营、无车辆乱停乱放、无乱堆物料及暴露垃圾、无私设地桩地锁、无乱贴乱挂乱画、无违规出租转租。
这片靠近前门的胡同房屋许多都是民国时期建造,也不乏老北京的四合院。似乎门门不同,户户不样,显出房屋的多样化。在这片街巷的整治中,只要是民用或是商用,就会有不一样的新面貌。
大江胡同与其他胡同不同。西接前门大街,弯曲南接珠市口东街。沿街四通八达,接有诸多小胡同。入街有座牌坊,显示这条胡同不凡的前生。与大江胡同相连的小巷内,曾是会馆、戏楼、果子市、布巷子、绣花街老百姓生活百态的胡同。临近前门大街有几处黑底金字老字号标识的商业店铺。可大江胡同本身给人以京味不足的感觉,座座新建的小楼,像是仿民国时期的建筑,有了那么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