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人故居---李府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随笔 |
位于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中段的李府,是毁誉参半、饱受争议的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故居。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文物价值在于是江淮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名人故居。游人到肥总会将此作为首选观赏之地。
李府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2年)。江淮民居建筑的特点是住宅、庭院和书斋相结合。其时李府有淮河路半条街之称。解放后临街房屋用于商业,靠后的多用作单位办公或宿舍。现有建筑由李府和淮系展馆组成,总共占地面积约在3500平米。
李府由南向北共有五进,依次为门厅、过厅、中厅和走马楼。过厅为李鸿章生平展,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的一生,集军事家、实业家、外交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中厅即为福寿堂,是会见宾朋、举行家族重要仪式的场所。堂高9米,门窗都雕有精美图案,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厅堂。东西二厢为书房。福寿堂门前的廊柱上一幅对联很有意思:“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走马楼又叫小姐楼,是李府女眷住的地方。为回字型二层木雕楼,面阔七间,上下回廊相通,雕梁画栋。现一楼陈列李鸿章墨宝。原可以上楼参观绣楼,现已为非开放区域,确实少了很多兴趣。由于小姐楼是封闭回廊式木楼,形成楼下正中的一方天井,风水学上将其说成上承天光,下接地气,迎合阴阳调合。
淮军展馆是一进二层的四合院。或许是专为展馆一用,色彩相对活泼。但门窗所雕图案同一。展馆用图片、模型等展示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组建淮军,用西式装备武装,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也作为近代主要国防力量,参与了一系列反侵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