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1882年--1948年),“巢县三上将”之一,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爱国将领、民主人士。其旧居位于巢湖市(即原来的巢县)夏阁镇竹柯村。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玉祥旧居文保碑)
在分别参观张治中、李克农故居以及冯玉祥旧居时,弄清了“故居”与“旧居”还是有些差别。“故居”主要指出生、童年时期与父母等长辈一起生活的地方,也即是故乡的家。张治中、李克农是也。冯玉祥出生在原直隶青县(现属河北沧州)。巢县夏阁镇竹柯村是其祖籍,直至50多岁时才有二次回老家住过的经历,所以谓其旧居。可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词贴切,相当讲究。冯玉祥旧居门楣匾额由赵朴初题写,用的仍是故居。
(冯玉祥旧居大门)
冯玉祥旧居呈南北向细长构建。是其于1936年3月首次回原籍前,委托老家亲戚在其原祖屋基础上翻新修建的。砖木结构,小瓦屋面,与同时期建筑雷同。门前便是巢柘路,二头分别通往巢湖和合肥。整个旧居左右为竹柯村包裹,分为前、后院。前院是门厅,现为游客服务中心;往下便是议事厅,现为冯玉祥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前后院之间有一较大的花园。后院包括书房、卧室、侍卫室(现为冯玉祥将军墨宝室)等。当初修建共计五栋22间房,厨房、饭厅三间于1937年为日人烧毁。现存19间。冯玉祥将军二次回乡的时间分别为1936年3月,住了7天;1937年1月,住了45天。
过门厅进入庭院便是冯玉祥将军的全身塑像。魁伟形象,彰显出不怒自威的军人气质。
(冯玉祥将军全身塑像)
其陈列馆的一幅对联概括出将军的不凡气概:“纵横世事舒豪气,叱咤风云壮布衣”。陈列馆前言评价了将军的一生:“冯玉祥(1882.11.6--1948.9.1),原名冯基善,字焕章。GUOMINGEMINGJUN一级上将,JJS之结拜兄弟,也是中国GCD的好朋友。他出身贫寒,饱尝忧患,水利救民,毕生追求光明和进步,是一位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坚强的民主战士。他一生自滦州起义,反对帝制、讨伐张勋、五原誓师、参加北伐、投身抗战、反对内战、呼吁和平。正如DENGXIAOPING同志在纪念冯玉祥将军诞辰100周年时所说:“冯玉祥将军是一位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也是长期同我们党合作的朋友。”
(冯玉祥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
(冯玉祥将军生平陈列室内)
(冯玉祥家世简表)
(当年的大帅服)
1948年7月,在美考察的冯玉祥将军响应中国GCD号召,动身回国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9月1日,乘坐的“胜利”号客轮由美回国至黑海时失火,不幸遇难。同行的小女儿冯洪光以及200多名乘客同时遇难。在其遇难周年祭日,北京举行了追悼会。出席者多有政要、知名人士以及冯玉祥夫人李德全等600余人,ZHOUENLAI致词。MAOZEDONG、ZHUDE为其追悼会题写了挽联。
冯玉祥将军旧居的后院经庭院有一小门,门楣上“兴园”是冯玉祥亲自题写。
( 冯玉祥题写的“兴园”)
后院的第一排房子是冯玉祥的书房以及小学堂。即冯将军回乡时曾邀请老师在此教授贫困儿童和文盲读书识字。不够用时,将其书房也作为教室一用。第二排房子是卧室。卧室的右侧是侍卫室,现是冯玉祥将军的墨宝室。一片竹林原为厨房和饭厅。
(冯玉祥将军的书房)
(回乡办的小学堂)
( 冯玉祥将军的卧室)
(冯玉祥将军的侍卫室)
( 原厨房和用餐室所在位置)
录下几幅冯玉祥将军的墨宝以飨读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