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植物园毗邻的新屋,地处西郊,是2008年购置的改善房,于2010年交付并装修。其时,因上班或生活不太方便,一直未在此居住。退位乃至退休后,我常于下午只身开车前来,在书房里做些笔墨之事。这一过便是十来年,岁月如梭。所在小区周围环境近几年也发生了如我所期的变化,即散落在植物园以及水库边的原住民一一迁往他处。西北面窗外空留一片成林树木、水天一色的景致。打开窗户,视觉通透,空气清新。新扩的植物园南门也建在了楼下,进出自如,满满的优越感。不容分说,呈现了当初购房时的愿景。
(窗含植物园与蜀山湖)
今年9月27日由京回肥,打车便径直来此。一个想法:就在此定居了!老房子不住了,就让它在那儿了。多年来有个喜好,便是空闲时与妻在外溜达,公园内、公路旁,小区内等,多走些路,似能松松筋骨,舒畅得很。住老房子迟迟不肯挪窝,也是近有杏花公园的缘由。如今有了替代,而且人少景美、林荫成片。如今每天早上能面对开阔天地,进行深呼吸以洗我那烟熏了几十年的肺,感觉特好。人居环境好,便可大大提升人的幸福指数。如今各城市建设,有十五分钟便能到达一个公园的要求,符合人性需求。这是人心使然,也是文明进步使然。回肥二个多月的日子溜得挺快,不经意间已融入了新居环境。适应了我们该适应的,没有出现不快。可以看出,周遭环境仍在改善,有关人员都在努力。如同这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好一样。人的视觉感受喜于令人开心的方方面面,其心情总是明朗的。
合肥植物园建于1987年,占地70余公顷(不包括南扩面积),位于合肥西北郊。园区半部伸入水中,三面为董铺水库所环绕,呈半岛状。所处地理位置就是天然氧吧。据其介绍,植物园收集了2000余种植物,一、二、三级珍稀保护物种29种。建有梅园、桂花园、竹园、木兰园、石榴园、水景园、园林植物示范区、秋景园、盆景园等九个植物专类园,还有三叠泉、天下第一磬、湖滨绿色走廊、艺梅馆等景区。植物园新扩面积也有70公顷。至于其特色,目前看似平淡,有待于发展。
合肥市董铺水库,也叫蜀山湖,位于合肥市西北郊,与植物园相连。1956年11月动工,利用其火山活动形成的凹陷盆地进行修建。后为扩大库容、提高泄洪能力继续施工,于1981年7月终成一座库容为2.42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现与后40年修成的大房郢水库一起,共同承担城市蓄洪以及供水之责。因其水源优质,有合肥“大水缸”之美誉。
自9月27日回肥居住在此,历经深秋初冬季节,一个快乐的时光就是在阳光下由植物园东门进、南门出,一小时左右时间可绕植物园一圈。园区树木蓊郁、清净幽雅,走在其间确是一种享受。在不断熟悉园区环境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撷取一些深秋初冬景象的画面。虽没有浩荡之大气,却也有草木适应季节变化的小品。现整个园区唯有茶梅花艳丽地开着。看之欣赏之,愉悦得很!
(摄于植物园南门外小山坡)
(植物园内秋象)
(植物园一隅)
(植物园秋象)
(植物园一隅)
(植物园内杏花园)
(植物园内茶梅花开正艳)
在想着隆冬季节,若是一场大雪覆盖植物园,会有另一番景象。必定乘兴拍几张雪景发在博客上,留在时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