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景山曾是元、明、清三朝的皇宫后苑。公园位置特别,很有游客缘。虽数年前游览过,记忆已淡。9月14日,周一,与妻又一次来此。
景山公园坐落在京城的中轴线上。公园正门(即南门)为“万岁们”,与故宫神武门只隔着景山前街。
进入大门,便可看到依山而建的绮望楼,处于京城中轴线上。这曾是祭拜孔夫子的地方。
大凡游览景山公园,被介绍的游览景点多为崇祯皇帝自缢处以及五方亭。这些景点已在景山连成了一条线。
崇祯皇帝自缢处在景山东侧的一棵槐树上,此乃帝王亡国时的一幅至暗悲情图。即1644年3月李自成起义军攻入京城,祖先基业的丧失,崇祯于3月19逃到景山时,以腰带悬树自尽。槐树原是一株向东倾斜且较为低矮的老槐树,文革期间被当作“四旧”毁掉。1981年将景山南侧的一株碗口粗的小槐树移植原址。1996年又将东城区建国门内北顺城街7号门前一株150多年树龄的古槐树移入,替代了1981年移植的那棵小槐树。
槐树前立有两通碑刻,一是“明思宗殉国处”石碑。这是1930年故宫博物院所立,碑高2米。1955年拆除,2004年复立;一是“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高3.1米,碑文千字。1944年,傅增湘撰文,潘龄皋题额,陈云诰书丹,陈志敬镌刻。
五方亭由东向西一字向南排开。崇祯自缢处旁修有一条山道,沿路便可一一观看。五亭分别为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富览亭。五亭有讲究,东侧第一亭周赏亭与西侧第一亭富览亭、东侧第二亭观妙亭与西侧第二亭辑芳亭均是相对而建。二二对称的亭,其高度、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四亭均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周赏亭、富览亭、观妙亭、辑芳亭分别供奉的宝生佛、不空成就佛、阿閦(chu)佛、阿弥陀佛,均为铸铜镏金佛像。可叹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均被八国联军掳走。
五方亭中,万春亭正中且独居山顶,显然也在京城的中轴线上。该亭同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万春亭在五亭中最高、面积也最大,分别为17.4米、530平方米。可惜万春亭已关闭,不得进入参观。据介绍,万春亭内外共有32根金柱,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绿剪边。万春亭内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即“光明普照”之意。该佛像与另四亭供奉的佛像被称为“五方佛”。因“毗卢遮那佛”为木质漆金,没有被当年八国联军却走,只用刀砍伤了大佛的臂膀。然而毁在了十年动乱期间。上世纪90年代按原样恢复。
景山背面的山坡有一掩映在古树从中的寿皇亭。寿皇殿当日闭馆,未入内一睹。曾是明清帝后祭祖追思所在。
景山是京华揽胜第一处,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