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7日去德胜门箭楼,不曾想周一闭馆。不要紧,转去什刹海看绿水、吹清风,观景消夏,也是悠哉游哉。9月9日,周三,碧空如洗。又来此,想看的总归要看,有时间,更有闲情逸致。
登上城墙,入眼的箭楼侧面,不失巍然,也显冷峻。已围绕箭楼转圈选择拍照,可能这里是拍德胜门箭楼最佳位置了。正南正北方向都有纷扰,缺乏净场。
(德胜门箭楼侧面照)
德胜门箭楼,是京城内城九门仅剩“一对半”的那个“半”,位于北二环的西北方位。那“一对”便是正阳门(前门)和其箭楼。德胜门箭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在12.5米高的城台上修建的箭楼坐南朝北,凸性构造。共有四层,高达19.3米,为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共有箭窗82个,其中北窗48个,东西二侧各17个。那一口口黑洞洞的箭窗,已不再阴森,还是让人想起攻防厮杀时箭弩的冷不防。
(德胜门箭楼正北48个箭窗)
(德胜门箭楼东侧箭窗以及城墙)
走入箭楼内,目前只开放一层,为德胜门军事城防文化展。整个展览,向你展示明清北京城各门楼的布防以及兵力配置,用固若金汤形容不为过,但这只属于冷兵器或初始热兵器时代。到了船坚利炮的近代,也就无所谓墙高池深了。有意逗留在二个箭窗前,一个弩。还有一个“佛郎机子铳”,这是一种介于枪炮之间的大口径火绳枪,可连续快速开火,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当年用此城防确实很给力了。
(箭窗所用防守的驽)
(箭窗所用防守的佛朗机子铳)
德胜门早已在1921年拆除,其箭楼的保留,有人说是一个意外。因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箭楼随时有可能被拆掉。最终因这因那的偶然因素逃过了劫数。直至1979年8月成了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才有法律保障。进而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了颇受欢迎的旅游景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胜门箭楼)
看一座箭楼也就浮光掠影,虽可满足某些认知,却难以抵达历史的深处。刀光剑影早已淡出人的记忆。古老的城池告诉我们,历来的防御都是为了和平。只是落后就会挨打,乃至任人宰割。国力强大终是和平的保证!
作于2020、9、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