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记在京事(一〇七)---走过“后海、前海”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8月17日出行拟参观德胜门箭楼。不曾想周一闭馆。转而与妻穿过德胜门桥步入后海南沿,顺水边信步。记得2012年的夏秋之交来过什刹海,还环绕后海一周,参观了宋庆龄故居。只是在银锭桥进了南锣鼓巷,未再沿水面继续前行游览前海。
后海环湖步道有2800米。湖边垂柳早已长成,望过湖对面,柳枝密集排列,犹如一道绿色帐幔,护守着这汪湖水。倒映在水中,风吹过影影绰绰,更添旖旎风光。环顾四周,视野开阔。碧水平静,画面里有其特有的味,不仅色秀,还有一种豪气。沿途多有老者在林荫下垂钓,多具安然享受状;有游泳者用着各异姿势向对岸游去,有人在奋力,有人则是悠悠然;最多的还是类似我们这些沿湖信步观赏景致者。指指点点,拍照赞叹,一派欣然。
那座供野鸭栖息的小岛,圆平状,不过百十平米。岛上已是草地青青、垂柳依依,还有粉艳娇红的花。树隙中数座精致的小木屋,想必就是野鸭的家。十来只野鸭生机勃勃,活动在其附近。在其一片宁静的湖面中,平添了让人瞩目的动感。
后海南岸看望海楼,只能说远眺了。费劲地拍了张这座三面临水的古建风格的照片。前后左右看过去,此楼也是湖边最高建筑了。想必文人墨客在此登楼观海吟诗作赋最雅不过了。望海楼这片古建还挺多,拥有此领地可真了不得。
银锭桥,因形似银锭而得名。之所以有名,在于其“三绝”,即:眺望西山、观赏荷花、品尝烤肉。后海走到此处,湖面收窄。桥的南岸几为酒吧之类的店面。据说晚间热闹异常。什刹海本来就是京人游乐消夏场所。据说往年一些未出道的歌星,许多都在此锤炼过。桥的北面多是餐饮。可能疫情影响,至今还没有恢复到盛时。银锭桥北岸临近著名的胡同---烟袋斜街。

过银锭桥继续沿水域前行便是前海。相比后海,前海小很多,但沿湖少了许多商业气息,多了老北京味的胡同人家。这时我们走在了前海的东岸。只能远远观望对面那片密密的荷叶。有人说,老北京人只有到什刹海赏荷花、看绿水、吹清风,才算是过了夏天。前海湖心岛中的古建掩映在绿色中,相当优美。拉近镜头拍了一张,说不上满意。金锭桥虽是21世纪初新修,却因与碧水、垂柳相融,很有古韵。其东侧的万宁桥,很有说头。桥是元代修建,位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横跨在前海入玉河口之上,曾是元代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始点。为此还想专门说道说道。
什刹海水域还有西海,曾游逛过。目前成了西海湿地公园,有时间还得光顾。为走过后海、前海而作此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