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记(十一)--安平桥观光

标签:
旅游 |
分类: 随笔 |
(上接3月22日后)
泉州的安平桥,可不一般,是我国1961年3月4日首批公布的180处之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天泉州的景点游览,还就属它当先。1月25日(年初一)下午,我们一行将此作为泉州最后一站观光。机票已改签,翌日便打道回府。疫情的发展不容在外流连,居家最为心安。
桥头堡已封,有说是疫情所致,也有说此桥在维修。此说明安平桥已无交通作用。上不得桥,却能近观、也能远看,不太影响心情。当然也无桥上且行且看且体味的游走乐趣了。抬眼看去,石板铺就的桥面蜿蜒伸向远方,古朴厚实,似没有尽头。桥二旁碧水随风泛起微波。整个一画面风味尤为独特,难以忘怀。
安平桥地处泉州晋江市安海镇与南安市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扼晋江、南安两地水陆交通的要冲。在当年泉州发达的对外贸易中,自有其笃定的历史作用。从其介绍看,该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湾大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实为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所以也自有其笃定的历史地位。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二十二年(1152年)竣工使用。该桥以睡木沉基法叠砌石墩,乘浪潮涨舟,铺架硕大的石梁板,历14年乃成。与洛阳桥一样,建有石塔、憩亭、护桥将军等。有桥墩361座,似船形便于排水。桥长约五华里,所以又名“五里桥”。桥面宽3至3.8米,用4至8条大石板铺架。石板长5至11米,宽0.6至1米,厚0.5至1米,重4至5吨,最大则重25吨。历朝历代安平桥都有毁坏和维修。最近的一次是2007年底抢险加固工程开工,于2009年7月通过验收投入使用。该桥至1997年开始,只供行人通过,所有车辆、包括非机动车禁止通行。
眼下以安平桥为名修建了公园,退出了交通,专供游览。可谓沧海桑田,安平桥不再气势磅礴地横跨海湾,倒成了湿地公园内安静的景观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