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记在京事(四十四)--天安门节日气氛感受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9月28日上午,与妻上天安门广场感受国庆来临前的气氛。这已连续三年,不为什么却笃定前行。
与游人一样,神往其每年在紫禁城中轴线上精心陈列的大花篮及其花坛。意念中,这最能体现盛世太平景象。每次来,欣赏、感叹、拍照,以至于久久盘桓于此。这次回来,将三年大花篮的留影集合在博文上发出,还有些意思。


天安门在我辈心中份量剧重,一个划时代的象征。由古建筑升腾为标准性神坛,普照着天下芸芸众生。年少时我们的成长之路无不在其昭示下亦步亦趋,砥砺前行。至今在心中还时不时作用着。我没有参观过纪念堂,只为没有见过生前的伟人。这次来广场,入口便是纪念堂。随人流进入大厅,从一个侧面深深凝视了老人家。敬献一束花,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大躬。
步出纪念堂,思绪纷然。42年前9月9日的情景已定格在心际,不能忘却。那是我下放农村的第二年,即1976年,因“双抢”过于劳累、过于贪凉、也是不注意卫生所致,农忙结束后回家持续性发热,多天后确诊副伤寒。9月9日下午去医院打针,突然听到路旁人家收音机播出哀乐,心头一怔。接着听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日记里记下:当时是定住了、有些颤巍巍。五味杂陈,索性就坐在路旁不走了。脑子里满是这个世界没有他如何是好的疑虑。闪过了命运能否改变、能否过上平顺生活之类的念头。为此有着深深的罪恶感。人都有着趋利性。自那后,主动关心起了时事,尤其知青政策的变化。尽管身处最底层,可从不缺乏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老之将至,命运已定然。几十年间,奋斗、痛苦、快乐、磨难与生相伴,从不少有滋味品尝。现很安详地生活着,珍视所有。不喜抱怨,讨厌戾气。我爱我家,我爱更文明的祖国。
如此感受节日气氛。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