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记在京事(三十八)--亲家的平实生活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8月10日进川,14日回肥,在亲家家住了五天。以前虽也多次来过,从无开过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领略小镇人的生活。亲家不介意对你们生活状况的记录吧!
亲家二口子已由石桥小镇自建的三层小楼搬到了河对面新城内的小区。三居室的条件已非昔日可比,城市文明终究美好。亲家二口子都是石桥镇的原住民,生活工作60年,自然情感深厚。面临古老小镇的拆除。将不见生于斯长于斯、且可寄托与见证生命历程的熟悉场景,是人都很感伤。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默默留下那回不去的乡情乡愁。这几十年,各地大建设,毁掉了多少人对故土的记忆。记得我曾生长的芜湖市沿河路112号之一的家,拆除后我在那块土地上,不知留下了多少追寻的脚印。现亲家新住地距原住地不远,抬腿即到,不存在亲朋好友的疏离。这对喜于热闹者很慰人。
不难看出,亲家母在家主事。不仅在小家,在她的家族中也有担当。一家人时常聚会,由她操持,娘家人当先,婆家人为辅。亲家公乐呵呵地帮助料理着一些该做的事。尽管在家不是老大,诸位手足似也在她的关注和爱护中。其母耄耋之年,近年生活日渐不能自理。亲家母由此不敢远离,与其诸位手足共同担负照料之责。
多次来川,知晓川人的生活状况。基本是上午处理家务或公务,下午都在麻将桌上,亲家二口子也不例外。小镇上多处开设的麻将馆或是棋牌室,便可知道打麻将在其生活中的重要。2015年夏季我们陪伴适儿在资阳生活了一段时间。正是那段时间让我感觉到川人的“安逸”和“巴适”。出租车司机竟然下午不出车,钻进棋牌室悠哉地打起了麻将,晚餐再喝喝小酒,哪有时间就是金钱的心态,一副闲人生活状。公园广场上,积聚着年龄不一的妇人,安祥且又轻松地跳着广场舞。吾妻问,你们不陪孩子在家做作业之类?想必孩子自律、自成才。这种安然生活观已入骨入心。一句笑话很能概括,不是正在打麻将或是吃喝,就是在去打麻将或是吃喝的路上。这绝非我辈能达到的境界。
亲家公在老屋居住时,就喜于在三楼侍弄花草,并养着五颜六色的金鱼。搬到新屋,所住二楼朝南有一百余平米的平台,是亲家公的最爱。耳闻当初购房时就看中了这块平台。如今,偌大的平台上,盆盆罐罐、一垄垄小地块,大部已布满花草,并种上各色菜蔬,竟也绿色葱茏、争鲜斗艳,甚为热闹。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做成的。亲家公心在此,乐趣也在此。看到他所发的照片,不由赞叹“花势彰显家运”。今后若是将平台规划齐整,合理种上稍上档次的花草,这世界就会更美好。
亲家公生活情趣不仅上述。在他那间工作室内,有张精心设置的茶桌。桌上放有各地茶叶,品种还不少。一电水壶接桌下的纯净水桶,可随时烧水泡茶。我在家惯用紫砂茶壶,出外用玻璃杯,很明显在家用茶壶泡茶喝着香。那晚,亲家公用着文雅的茶具,与我品尝着茶。待滚开的水注入到茶盅中,云烟氤氲中便感到香气袭人,喝到嘴里更是有味。可见茶道自有其提质提趣之功效。亲家公心在此,乐趣也在此。
搬到新屋,亲家母喜于群体性活动有了进展。社区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亲家母选择了太极操,既健身又有精神寄托。微信屡屡发出的照片,显得精气神十足。生活情趣自是得到提升。亲家母挺有组织能力,常参加或组织一班人、从小学、中学、知青、再到工作的工友等等,活力四射,热情好客,让人感受到团聚的欢乐。生活中不乏晓义。
亲家二口子的日子过得是愈发顺畅、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