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记在京事(二十二)--泡温泉记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2月18日,年初三,我们老少三代驾车去往小汤山温泉。
北京的小汤山名闻天下,还是2003年上半年的那场非典。其时,在小汤山用7天时间就建成了一所2.5万平米的非典定点医院,专门收治非典病人。一度电视新闻报道不绝于耳,让人永远记住了小汤山。
小汤山位于京城以北3、40公里处,属于昌平区。尽管此处海拔只有50来米高,可地热资源较为丰富。有“温泉之乡”美誉。热水为“汤”,也就有了小汤山之称。明清时期,这里曾是禁地,建过行宫,缘于皇家沐浴之地。这以后便成了绝好的疗养之地。
我们驾车不过一小时,至一名叫“益泉”的楼前停下。虽是阳光挺好,可风不小,还是缩着头在四周打量着有些异样的建筑。很显然,益泉的主体是欧式建筑,靠右是一典型的城堡式建筑。这二栋楼房在广袤的田野中,确是非常显眼。在那座“益泉”农业国际会议培训中心的三层楼前,傲然挺立着MZD的石膏像。
看得出来,这浓冬季节,又是春节期间,来此度假的人还真不少,庭前院内已停满了小车。适儿说他是一月前预订的,现订全无可能。现在大都市的白领,都非常注意子女教育、身体健康、父母养老等三个现实问题。举家外出享受已有的养生或放松身心、有利健康的设施和活动,已然成了节假日的主要安排。
在主楼的左侧,上有“益泉”门楼的后面,有一条街,长不过几百米,宽不过十余米。街二旁都是清一色的单门独户但紧相连的平房。每户门上标有门号,门上方及二户相连的墙上爬满了绿色植物。
起始我还以为是该地住家。待到适儿办好手续,我们分住进了紧连的二间平房时,方才明白这就是属于私密性的温泉。说白了就是按照宾馆设置标准间,每间标准间配有一个院子,园子里有一池子,让你不受任何干扰的享用温泉。没经历过就感到新奇,也就有了兴趣。那天在池子里足足泡了一小时,直待双腿发软不敢继续了。你别说,来京几天干燥,双腿痒得很,一经泡温泉痒便不再了。这是效果还是心理作用?或许都有!
那晚,人觉得很累,在那所平房内,睡得很是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