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赣行随记(十八)--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

分类: 游记 |
3月26日晚,我们在永定洪坑土楼附近一山民家借宿。夜晚我们步出屋外,远近的大山黑幽幽的,满世界不见光,连夜空也无星星闪亮。尤为不能忍受的是静得出奇,没有任何声音,除了自己的呼吸声。原还想在这静谧的山地转悠转悠、感受感受,见此实况还是回到房间感觉稳妥些。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刻感受吧。
27日上午参观永定洪坑土楼。或许26日看了那么多的土楼,已激不起渴盼之心。
进入永定洪坑土楼(即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一条沿河道路,被整治得极为有序。一条黄线将车行、人行或非机动车行划分得非常清楚。沿路二旁一溜儿电线杆挂着极为喜庆的红灯笼,那用来照明的仿古灯罩挺好看。几处有关土楼的颂言向游人传递出土楼文化的讯息。让人长见识,真好得很!
一条小河从洪坑村流过。小河水汩汩有声,流淌不息。那水车还竖立在水中,稀奇得很。河二旁多栽有树木,稀稀疏疏遮挡着村庄的视线。一路走去,河上修建了多座石桥。
土楼就坐落在河二旁的村庄中,基本以林氏为多。往高处走,或寻河旁最佳拍照点,都可拍到土楼那令人着迷的片片。说句实话,上一天看了那么多土楼,最令人动心的还是土楼的远影。那用土垒成或方或圆的堡,依山傍水,巍巍矗立,四平八稳,显得极有气势。此刻用“人类奇观,中华一绝”之赞誉毫不为过。
村中有太多的土楼。有的已严重受损,正在维修;有的已坍塌,现已关闭不再有人影。依据旅游指示牌,可供游人参观的有庆云楼(建于1736年)、景阳楼(建于清中叶)、朝阳楼(建楼日期不详)、奎聚楼(建于1834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福楼(建于1780年)、福裕楼(建于1880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升楼(建于1875年)等。最为典型的是1912年修建的振成楼,此乃为中西合璧、有现代气息的土楼。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拟将在下篇详说。
近前参观洪坑各土楼,其内部建筑构造大部相同,也有不同处。总体感觉是建造的水平、生活的舒适度高于田螺坑土楼。我们也对比了二个旅游区的管理,尤其从整个村落土楼群的管理,洪坑具有较高水平,处处可体现出旅游区的规范。这点感受确实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