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陶然亭公园散记(一)

标签:
育儿 |
分类: 记录 |

公园游人中有支生力军,就是老人的自娱自乐活动。只要是较大的空场地,一般都为其占用。以跳舞的为多,广场舞、拉丁舞、交谊舞比比皆是。有时,一群身穿海魂衫、或是戴着贝雷帽的老男老女,欢快地跳着水兵舞或是节奏感很强的军旅舞蹈,那是激情四射,令人瞩目。其次,就是唱歌的人也是不少。回荡在公园上空的都是些老歌、包括前苏联歌曲的声音,间或也有京剧的清唱。这次五月初的一天,我们去,看到一群吹奏口琴的老人,真深深吸引了我。这些人那么陶醉、那么忘我,以至于我站在那儿,足足听了数遍“夜来香”。我为这些老人不甘寂寞的生活暗暗叫好。老人要有活力,更需要有精气神。可说生活中处处有春意,时时有暗香,需要的就是老人对接的生活品味、如何活法的能力和那颗快乐接受的心态。这些,真实构成了陶然亭公园的一大特色。

公园游人中,陪同幼儿逛公园的人也是很多。尤其是在工作日期间,类似我们这些携带孙辈的人,确实很多。这些人都以孙辈为中心,穿梭在公园的各个角落,尤其是游乐场所和游船中心。爷爷奶奶或是姥爷姥姥的心思都很一致,就是以孙辈高兴而高兴、以孙辈快乐而快乐,似没有自己的什么事,与老人自娱自乐场面自然构成了很大的反差。因此,孩儿的欢叫声、哭闹声、老人的怜哄声、大声叮嘱声等也就时而充斥公园的各个地方。这也就成了公园的又一特色。
真正将此作为游览景点的人确实不多。北京的旅游景点太多、有意思的地方也太多,外地游客不至于将宝贵的时间放在这里。因此,这儿的基本是本地人,或是像我们这些寄居的人。
陶然亭公园不小,有近900亩面积,其中水面积250余亩。一天时间都不足以你游览完。陶然亭同全国其他名亭一样,闻名原因皆是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 那时(1695年)清工部郎中江藻在元代建造的慈悲庵以西构筑了一座小亭,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为名。
“陶然”乃舒畅快乐,还真应了现在公园内老人和孩儿其乐陶陶的场景。我们的小诗越,还真了得。公园内的滑滑梯,不仅高,而且修筑得极为“野性”,较其他地方陡得多。上去的路也仿制山路,台阶高,还有一段悬崖状的路要攀爬。可她是如鱼得水,一个二周多的孩儿,却上下自如,身手敏捷,没有一点惧意。我和她奶奶一人在上,一人在下,看得是心惊肉跳,她倒是玩得很合心意。奶奶不敢从滑滑梯滑下来,她还竟然嘲笑奶奶,说是“胆小鬼”,逼得奶奶只好与她一块滑下来了。为此,我对她真是刮目相看了。过后,我在想,小诗越在姚家众多子女的后代中,她的胆大、敏捷真还不多见。高兴乎?担忧乎?或许都有。
在水上游乐场,小诗越也表现得相当有个性。坐在船上,就像在陆地上,没有任何恐惧感。她在小小游船上是行走自如,忽前忽后,管你船行颠簸摇晃。兴致来时竟然跑到驾驶位置上,不容你同意否,大咧咧地要操纵方向盘,不给还不行,和你抢,弄得船在水中转圈,只好与她同掌了事。这种小小年纪的任性、独立性,想必也是她的父母放养天性的结果。喜悦乎?真说不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