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挑粪
(2015-01-11 17:57:03)分类: 日记 |
贯穿整个冬季的农活,就是挑粪。全靠肥当家,是农村的绝对真理。要想有好收成,没有肥,你使多大劲,费多少心思,都是白搭。那时虽有化肥,可用得不多。保持地力,取得持续性的丰产增产,主要的还是人畜的粪便。似乎老天爷早就安排好的,冬季没有什么农活可干,要的就是农民的积肥。
当时,我们那儿的积肥主要就是农民每天去城里的旱厕挑粪。一担粪达到一定的浓度(即水分少)可记7分工。可知我们干一整天活才有这个工分值。记得每天队长拿着粪便浓度测量仪哆嗦着在河边粪船边测着每担粪的浓度,其情其景甚是有趣。
大队内,几乎每个男知青对进城挑粪都充满了兴趣,没有不参加的。每晚,都是在一起闲聊或是打牌,到12点左右烧饭,让肚子饱饱的,也增加点抗寒力,约在夜一点左右,几人一伙便担着粪桶进城了。我们的装束也很农民,基本上是外面穿上一件大棉袄,裹紧再系上绳子。更讲究的是系上一根草绳,那时绝对的本土化。都喜欢戴上一顶老头帽,放下来,只露出一双眼睛。另外要带上手电筒,都是黑暗中干活的必需品。由于都是城里人,对公厕的分布有所了解,轻车熟路,常是人到一会便大功告成,挑上满满一担粪悠悠地就打道回府了。那时换肩挑担都已娴熟,百来斤的担子挑着走上十来里路,都已不成问题。将粪桶搁在城乡结合部那条河沟的码头上,我们可以说是浑身轻松、满心喜悦地扛着扁担一路高歌地回生产队,然后个个都像死猪般地睡到中午。到了下午,我们大都回家,吃过晚饭再回生产队。那时一天走几十里路玩而似的。我们就这样兴致勃勃地做起努力挣工分的挑粪活计。我记得大队内,无论是挑粪,还是做其他农活,我们隔壁生产队的一位Z姓男知青干得是最为出色,整个一个农民化的知青代表,也是我们暗暗称羡的人。
进城挑粪也有不顺利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们随家住军分区的一位知青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公厕挑粪。据他观测,这个公厕人流量特别大,也就是粪便特别多。不曾想,这个公厕有个看护的老农民。正当我们欢呼大有收获的时刻,这个老农从黑暗中跳出来,大声喊叫着“有人偷粪啦”!我们都惊呆了,还没有遇到过此类事情。我们露出知青身份,并好说歹说就做这一次,可他就是不干,死死的拽住我们不放,非要我们倒回去。在那个冬夜,他的叫喊声显得异常的大,也非常的刺耳,附近有的人家都亮起了灯。在他的执着下,我们怏怏地按照他的要求离开了。然后费了很大周折才在另一处挑上粪。这次用的时间太长,回到生产队时,天已露出晨曦。但记忆却是异常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