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
(2014-08-15 12:10:17)分类: 日记 |
那时,家里的情况挺不乐观的。一个令妈妈乃至全家人心头萦绕的大事就是小姐姐自68年下放农村,至今仍在乡下,何时上调是个未知数。68年10月,兄长和小姐姐分别从三中的高中、初中毕业,一同下放到农村,在一个公社。当时,父母考虑他们在一起,有个互相照顾,尤其是小姐姐,才十七岁,又没出过门,兄长在身旁,家里人放心得多。兄长到了农村后,由于能说会写,处处表现出有文化、有知识,时间不长就被抽到公社中学担起了代课教师。既有了适合他发挥特长的机会,又有了吃饭不愁的学校食堂,还有拿工资的地方,确是美事一件。小姐姐一直在生产队干农活。由于兄长在公社学校,还有一大帮三中的同学在一起,还没觉得日子难捱,精神状态尚好。70年起,陆续有了推荐上学和招工的机会。为此,家庭还在一起议论过,若有机会,兄妹俩一定要让小姐姐先离开农村。可机会来时,也由不得兄妹俩协商。那年的夏季,兄长被公社推荐上了师专学校。小姐姐一人留在了那里,可说是没有期限的等待。因为兄妹俩不可能都回城,机会要均摊给每个下放知青的。当初下放一起的良好初衷,变成了如此尴尬局面,是始料不及的。兄长离开农村后,小姐姐每次回家见到妈妈总是要哭上半天,即使在家也少有笑容。面对难以回城的困境,一家人开动脑筋,想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便想到了从省城下放到某县担任了领导职务的大姐夫。其时,大姐、大姐夫已到该县工作了多年,对当地的情况已是非常熟悉。这样,小姐姐便从原下放地迁到了大姐所在县的农村,可谓经历了第二次下放。我的小姐姐天性笃厚、心地单纯、为人善良,完全是个要被人呵护的“闺中大小姐”。身处那个境地,真难为了她。如此折腾,受如此磨难,我们都非常舍不得她,以至于这个情结到现在都不曾解开过。此刻的我又即将面临去农村,妈妈的心里该作如何考虑?甘心吗?答案很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