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液到双液原电池的螺旋上升

标签:
学习 |
从单液到双液原电池的螺旋上升
淮南二中
十月底我们刚刚结束了对原电池的学习,从必修二中介绍的单液原电池到选修四中的双液原电池,整体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上实现这种认识的提升呢?通过教学中学生所问及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教学感受,笔者将原电池一节中双液原电池的教学作了反思和总结。http://s5/mw690/005vOsC2gy6Pc2Gz0ska4&690
一、单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什么构成原电池结构就这样工作了呢?”
二、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什么不接触也可以发生反应呢?”
1.盐桥的作用:
2.如何理解“不接触就能反应”呢?
打比方做比喻是很好的方式,利用学生已学知识的对比来理解。两个池子,一边是氧化一边是还原,一形成通路就可以反应。“发生氧化反应就是发生了价态的升高,发生还原反应就是发生了价态的降低”,“所以,正如两个人压跷跷板,一个人下去另一个人上去,把对方抬高并不一定需要肢体上的接触”,也可以举出连通器的例子。这个比喻很多学生都接受了。
3.如何构建原电池:
4.双液原电池的优点:
能量的转化是原电池最本质的任务所在。这是一个关于“能量转化效率”的实际问题,是研究它的真正意义所在。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双液原电池“好在什么地方?”展开讨论并提供证明方法,以比较电流强度等方式说明能量转换效率,形成方案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双液原电池有了更高的认识。
计划整合以上内容上一节专题探究型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