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逆向法学英语——介绍一种超实用的英语学习法(四)

标签:
转载 |
分类: 英语学习 |
以下摘自《逆向法学英语》 钟道隆编著
5.不断自我激励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而不是生活在空想的“乌托邦”里。当你下决心学
习英语时,不一定有人能及时地鼓励你,说不定还不时地能听到各种会挫伤你学习积极性
的风言风语。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如何不断自我激励,增强信心和毅力,使学习过程成为越
学劲头越大的良性循环的问题。从经验看,时时与以下各种参考点对照,是不断进行“自
我激励”,自我增强信心和毅力的好办法:
(1)以自己的学习记录为参考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记录(练习本、生字本等等)是自
己在自学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的足迹,应该很好地保存,有空时可以拿出来看看。这样做不
但可以“温故知新”,而且是一个很好的衡量英语水平有无提高的参考点。随着英语水平
的提高,一些原来不懂的懂了,不认得的生词认得了,就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自己
激励自己,从而鼓起更高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越学劲头越大的良性循环。
(2)以某一篇比较难的录音带为参考点,定期听,看看能听懂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
水平的提高,听懂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也可以长期阅读某一本英语书,每阅读一遍,在不
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下一次再阅读的时候看看上一次不会的这一次会了多少。长期坚持
这样做,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3)以各种应用英语的场合为参考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应用英语
的场合,例如中外技术交流等。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衡量自己英语水平有无提高的参考点。
曾有一位复习了基础英语几个月的大学毕业生在听了一次外国人的技术讲座以后兴奋地
告诉我:“不知为什么,这次听懂了不少。”我告诉他:“由于你踏踏实实学了两、三个月,
把原来晃晃悠悠的英语知识加固了一下,因而听懂了不少。”从此他的学习劲头就更大了。
(4)以周围不自学的人为参考点。自学英语的时候,一般人总是嫌进步慢,但是如果与
周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学的人相比,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2.3 他们怎样学会英语
为了使读者提高一定要学会英语的信心)下面再介绍一些通过艰苦努力,在英语学习
上取得成功的集体和个人。这些都是笔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对于读者可能会有些启发。
1.百分之百的CET 通过率
由于种种原因,1990年作者所在学校的CET4 通过率只有 50%左右。不少同学视CET.4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考试为畏途,认为“学英语付出的努力最大、最大、最大,而收获却最小、最小、最小”,
认为通过CET.4 的人的英语水平就很高了。有的人消极地把这种落后局面归结为 主客观
条件不好,诸如:没有外籍教师;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英语基础差,中学的英语没有学好,
大学阶段不可能返回去补中学的课,通不过没有办法;师资力量薄弱等等。
随着对于英语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学校下决心尽快改变这种落后局面。教、学、管三
个方面齐努力,尤其是充分调动教员与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获得了突破。1991 年通过率
上升到80%, 1992 年再上升到90%, 1993 年则达到100%。在通过率提高的同时, 同
学们学习英语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由厌倦学英语到喜欢学英语,认为“只要肯下功夫,
英语是各问功课中最好学的\通过 GET4 是学习的基本要求,要想提高英语水平,还必须
继续学习。 由于不少本科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CET6,从本校应届生中招收硕士生时,
曾以通过,CET6 为必要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左右下来,听力和阅读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成了学习班中的
佼佼者.
2.自学成才的英语副教授
每一个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功的人都是一步一步学会的,都有一个刻苦努力的过程。
如何刻苦,如何努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有的人看别人,只看他们当前英语水平高这个
结果,而不问这个结果是如何通过艰苦努力才达到的,因而往往会把他们的成就归结为
某种“天赋”。例如作者所在学校有一位越南语教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70 年代未40 多
岁时开始自学英语,边学边走上讲台教英语,很快就成了出色的英语副教授,听和说的能
力极佳。一些只看到他顺利地成为英语副教授而不知道他付出了多少汗水的人就认为“他
有语言天赋,一学就学会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他不是 “一学就学会的”,而是付出了
一般人没有付出过的辛苦才学会的。他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学英语。例如为了提
高“听”、 “说”能力,把书房里录音机输出并接到家里的所有房间,不论走到哪里,干
什么,都能听到英语录音,都能模仿着“说”。就是通过这样非凡的努力,他的“听”、“说”
能力才得以提高,才成为出色的英语副教授。
3.从不及格到全校第一
作者所在学校有一位从河北省来的大学生。一年级时,由于 “上了大学,松一口气”,
加之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上英语课时精神不集中,英语成绩不好。因为成绩不大好,
教员就要经常提问他。为了避开教员的目光,常常坐在最后一排,课后也不复习,结果
期末考试不及格。但是他并不着急,认为“不及格”是必然的。因为他听别人说过,“北
方人适合学俄梧,不适合学英语”;自己来自普通中学,英语基础没有打好;自己父母是
农民,从小没有英语环境等等。总之,一句话,只从客观因素上找学不好的原因。后来他
认识到英语非常重要,是90 年代知识分子必备的一门知识。从此他一反过去的作法,上
课时精神高度集中,主动坐在第一排,课后抓紧复习。一年下来,他在全国CET4 级通考
中成绩优秀,获全校第一名。他的照片醒目地张贴在教学大楼的走廊墙壁上,成为全校同
学学习的榜样。每当请他讲体会时,他总是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鼓励别人下功夫。我
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当初的一些消极想法得不到克服,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起来,很可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能就此放弃英语学习,根本谈不上在客观条件没有改变(他还是北方人、还是来自普通
中学、来自农民家庭、教学条件和教学法没有变等)的情况下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由此可
见,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如果英语没有学好,应该积极地从主观上找原因。
一与这位同学的情况相类似的是一位来自吉林的同学。“中学阶段的英语是混过来的,
从来没有认真学过”(本人语),但依仗着数理成绩尚好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入学后英语
摸底测验只得30 来分,很多基本的英语知识都不会。要想在学好大学英语的同时把 中学
的英语知识补上,难度比较大,他缺乏信心,产生了退学的念头。所幸他的班主任是一位
对于英语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的本科毕业生,,他耐心地做这位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他树
立起信心,同时帮助他补习中学英语。就这样,通过一年多的努力,顺利地在规定的时
间里通过了CET4 考试。从此,他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抓紧时间自学,力争通过CET-6
考试。
4. 62 岁老人的听力提高比年轻大学生快
一位50 年代留苏人员,60 多岁了,过去从来没有正规地学习过英语,只是工作之余
断断续续地学习过一些,也能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面资料,但是语音知识比较差,听
力不行。 1995 年他与其他近年来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生一起,用逆向法学习英语 时,
不因为自己年高而放松要求,而是脚踏实地,严格按照逆向法的要求听写录音带,一个词
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抠。并且把这个学习态度应用到阅读和文章翻译上,对于文章中
的每一句话,一个词,都力求搞懂,而不是想当然或靠专业知识的支撑进行猜测。
5.其他例子
(1)一位20 多岁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深感英语的重要,想进一步学习,但是缺乏信心。
后来他把自己的情况与作者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对笔者说:“你45 岁时下决心进一步学习
英语,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达到了目的。就假定我的智力水平不如你高,比你笨,难
道就笨到用20 多年也学不会的程度吗?显然是不会的。所以只要我现在下决心学, 20 年
以后,不也就达到你现在的水平了吗?这样一想,信心就来了”。从此他脚踏实地用逆向
法苦学苦钻,对照录音带,逐词逐句校正发音,一年后不但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听”
和“说”的能力也提高了。只要学校里举行英语演说活动,他必登台,而且可以发表即席
讲话。
(2)河南省一位学电子工程的大学生,通过了CET。4 以后,采用逆向法逐词逐句地抠
了一年左右的慢速英语广播,在1992 年举行的全省非英语专业学生演说竞赛中名列前茅,
评委中的外籍教师以为他受过专门的口语训练,随后又在河南省英语工作者演说大奖赛
中获奖(注意:他当时还是学生,并不是英语工作者)。其实他所在的学校从来没有外籍
教师,平时也没有机会与外国人对话,他完全是对照着录音带,逐词逐句地模仿播音员的
语调,一遍一遍地“说”,口语能力才得以提高的。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三、 英语学习逆向法
3.1a.英语学习收效不大的原因[1]
1.什麽时候补都来得及
不少人的英语学习成绩差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形成的。初中一年级刚接触
英语时,一般人都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喜欢学英语,但是很快就会分化。有的学生学得好,
他们越学越喜欢英语;有的学生学得不好,他们对英语的好奇心很快就会消失,慢慢地
会害怕上英语课,而且是每前进一课,对英语的害怕程度就增一分。
形成这种分化的原因很多,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时是不是
重视语音知识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背诵,能不能做到学一课会一课。如果能,英语成绩一
般都比较好,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学下去,水平不断提高,越学越喜欢英语,整个学习
成为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如果不重视语音知识的学习和课文朗读,没有做到学一课会一课,
英语成绩就不会好。
如果说上初中第一课时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的话,随着一课一课地向前推进,距离就
慢慢地(一个词一个词地,一课一课地)拉开了。第一个学期英语成绩好坏的分化不是很
明显的,但是两个学期,三个学期以后就明显分化了。基本没有掌握语音的学生,在初中
阶段也许考试还能及格,但是学习中很被动,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英语的好奇
心很快被厌恶情绪所取代。
大家都从字母开始学,用的是同一课本,由同一老师教,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化呢?
有的人认为是家庭英语环境决定的,家里有人会英语,孩子的英语就学得好,否则很困难。
其实在录音机和教学磁带如此普及的今天(起码对于大部分城市里的学生是这样),不是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听到标准的英语声音吗?不是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英语学得很好
吗?看来关键在于学习语音这一步是否迈得好。如果第一步迈得不好,跟不上,而又不能
及时补上的话,则 可能会陷入步步跟不上的局面。
有的学生基础不扎实的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上高中,上大学,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被
动程度和苦恼程度也随着学历的提高而提高。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根本感受不到
通过英语学习掌握异图文化的乐趣,他们感受到的永远是不堪忍受的英语学习负担和昔
恼,一旦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则不但在英语学习上很难再取得进步,而且可能影响整个学
习。由于英语是主课,是开学考试中得务和失分的关键所在,英语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必
然要把大量时间花在英语上,从而也就影响了其他课程的成绩。英语学得好的人在考试
中靠英语得分,而学得不好的贝(丢分。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成了整个
学习的主要矛盾。
不少中学生和大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基础英语不扎实,想补,却又认为来不及了。其
实只要下决心,什么时候补都来得及。只要踏踏实实地把基础英语知识补上了,很快可以
取得英语学习的主动权)重新培养起对于英语的好奇心和兴趣。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不要脱离当前的课程去补习英语基础知识,而要结合当前的课程去补,做到上一课会
一课,能正确地逐词逐句地朗读课文,反复朗读,直到能背出来为止。只要这样去做,不
但可以跟上学习进度,而且可以很快取得英语学习的主动权,重新建立起对英语的浓厚
兴趣,使随后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越学越爱学的良性循环。
基础英语知识不扎实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如能利用假期时间系统地补一补初中英语则
效果更好。笔者曾以初中三年级英语课本为教材,帮助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假期补习英语,
要求他们模仿录音带上的声音,反复朗读有故事情节的课文,直到能脱口而出地背出为
止。每天学习两个来小时,一两个月下来,一般都可以背会十来篇课文。一旦能脱口而出
地背出十来篇课文,他们就有中等程度的水平了,新学期再上英语课时,就不会那么被动
和苦恼了。他们在随后的学习中仍然坚持学一课背一课,慢慢地成为同学中的饺伎者,
在升学考试或CET-4 和CET-6 考试中获得优良的成绩。
应该从现实出发,树立起“什么时候补都来得及”的思想。
3.1b 英语学习收效不大的原因[2]
2.急于求成
从主观愿望来说,谁不希望尽快地学会英语?但是学习英语有它自己的规律,与学习
其他知识一样,只有脚踏实地,艰苦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学才能学会,绝不是几个月突
击所能奏效的。不少人对此认识不足,往往在基础知识不扎实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结果事
与愿违,欲速不达,一次一次地学不会,形成了英语学习中的顽症和夹生饭,每学习一次
英语,就增加一次失败的记录,对于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又增加一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急于求成是很多在职人员英语学习收效不大的诸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由于急于求
成,会造成种种弊端:
(1)由于急于求成,必然好高骛远,往往不重视扎扎实实地补习基础知识。有的人虽然
也模模糊糊地认识到基础英语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在补习时往往靖蜒点水,走走过场,心
里想的是学高级 英语,看懂英语原版电影等。
(2)由于急于求成,学习进度自觉不自觉地会快起来,结果必然是雨过湿地皮,基础不
扎实。
(3)急于求成必然欲速不达,必然导致频繁地改换学习方法和途径。例如想学口语的人
听说《英语900 句》不错,就学《英语900 句》,学第一课,觉得好懂,都会(其实并不一
定很熟,不一定会背);学第二课,觉得也好懂,也会等等;这样一直可以对付学到第八、
第九课,再往下学,就觉得有点困了,不学了。正在犹豫观望的时候,听别人说《跟我学
FOLLOW Me》比《英语900 句》好,于是就放下 《英语900 句》,改学《跟我学FOLLOW
ME》,但又不是扎扎实实地 follow 到底,不久就产生厌倦情绪,想更换教材。听别人说《走
遍美 国family ALBUM.S.A.》有录像带,生动有趣,比《跟我学FOLLOW Me》好,就改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学《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也许一开始还有点新鲜感,看图听音,模模糊糊
地似乎能听懂一些(主要是根据录像内容推测,并不直接听懂对话),由于《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的内容本身要比《跟我学FOLLOW ME》和《英语 900 句 》难多了,
所以学不了几课又会感到厌倦,又会改学《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或别的什么教材。
不少人书架上英语书籍;和很多,但就是没有一本是真正从头到尾学到底的。单位组织英
语学习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也是虎头蛇尾,一开始人很多,最后不了了之,花不少钱买
来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几年过去了,可能只有第一盘有人听过或看过,第二盘第三盘录音
带外面的玻璃纸可能都没有撕开。很多在职学习英语的人经常探讨哪本书好?其实各种英
语课本都是可用的,只要一课一课地按要求学到底,就一定能学会英语。
3.1c 英语学习收效不大的原因[3]
3.得不到指导和鼓励对于大多数在职学习的人来说,学习中碰到的难点往往没有 人指点,
碰到困难没有人鼓励。学习中有没有老师指点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老师是学过来的人,
他们知道什么是关键,应该搞深搞透,什么是枝节性的问题,不一定花过多的功夫,所以
在老师的指 导下学习进步快。
而自学则不同,有的人虽然有恒心,能坚持学下去,但往往由于学习中没有人指点,
抓不住重点,在关键的问题上花的功夫不够,在一些枝节性的问题上却又钻牛角尖,例如
有的初学者,基本的英语语音知识都没有掌握,却在那里研究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区
别。
由于没有人指点,碰到困难就会一筹莫展,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此时的心情很像进入
一个不知道前方是不是有出口的山洞,走呀走呀,看不到一点光明,很容易丧失信心,从
原入口处退出。
他人的及时鼓励对于一个人能否坚持到底是很重要的。实践证明,自学英语时越是快
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越是会感到困难巨重,不少人正是在快要成功的前夕停了下来,
致使前功尽弃。
针对以上原阻,应该使用具有以下特点的英语学习方法:
能全面暴露基础英语知识的不足,从而使学习者自觉地防止好高骛远,下决心扎扎实
实地从基础英语知识学起。 ——能使学习进度想快也快不起来,彻底解决急于求成问题。
——能使学习者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自我鼓励,越学劲头越大,兴趣越高,能使整个英
语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良性循环。
“条条道路通罗马”,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英语学习方法很多,本书所要讲的逆向法就
是其中的一种。笔者在创造和总结这个方法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走弯路的教训。
所有这些,书中都有详尽的介绍。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如能细心体会和应用,结合自己的情
况,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和步骤去做,一定可以取得比笔者更好的成绩。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3.2a 什么是逆向法[1]
在写作和讲课过程中,这种学习方法曾被称为“钟氏法”、“自然法”、“听写法”和“逆
向法”等。学习英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取其中的“逆”字,最后定名为“逆向
法”。具体说来,“逆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逆急于求成前面已经提到,不少人由于“急于求成”而屡学屡败。不少人认 识了英语
用途和他们英语水平之间的差距,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急于求成的想法和做法。其实学习英
语和学习其他知识一样,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是突 击、下就能奏效的。
不少人的实践表明,学习英语的进度快起来容易慢下来难。所以在下决心学习英语以
后,主要应该防止急于求成。
在急于求成思想催促下,必然频繁地改变学习途径和学习教材,结果每改换一次,就
多一次累学英语不会的记录,越学越没有信心。不少人几年来(甚至十几年来)试用过各
种各样方法,企图在很短的时间内(比方说半年或一年)速成,结果事与愿违,“想几个月
速成,结果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成”。
逆向法主张树立长期刻苦努力学习的思想(比方说准备用两三年时间学会英语),同
时特别强调在具体实施上要争分夺秒,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地学。而只要这样去做
了,结果可能是另一的“事与愿违”,“准备花两三年学会英语,结果一年就会”。
2.逆凭空的强化和提高
基础英语知识是强化和提高的基础,脱离基础英语知识去强毡和提高的效果都不理想。逆
向法强调先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英语后再提高和强化。
3.逆苦恼
不少学习英语的人,尤其是在累攻英语不下而形成夹生饭的情况下,会形成一种矛盾
的心态。一方面认识到在今天信息世界的环境下掌握英语的重要性,有强烈的学习英语的
要求,但是又望而生畏,觉得英语学习实在可望不可及,学习中被动应付,感受到的主
要是苦恼,靠毅力支撑着,绝对谈不上有什么乐趣。真是欲罢不能,学又学不会,其矛盾
心情难以言表。
用逆向法听写录音,什么地方听不懂,写不出等等,都是具体的,一个一个明摆着。
经过努力,听懂了,写对了,所取得的进步也是具体的,一个一个明明白白地记载在纸上。
面对这样的“成绩单”,心中感受到的再也不是苦恼了,而是不断取得成绩的喜悦。而付
出的努力越多,喜悦之情就越高,尤其是在通过反复推敲,解决了一个长时间困扰自己的
问题时,真是“欣喜若狂”,越学劲头越大。在局外人看来需要很强的毅力才能进行下去
的自学英语,在学习者看来则是一个必然的良性循环过程,学习英语成了一种兴起,一
种享受,哪里还需要什么毅力去支撑呢!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用逆向法听写,录音带中那些听不懂和写不出的地方,不但不是使自己泄气的“障碍
物”,反而会成为吸引自己继续学下去的强力“磁铁”。在扫除一个“障碍物”以后,一定
有扫除下一个“障碍物”的强烈愿望。如此不断前进,往往不知不觉就学到了深夜一两点,
一点倦意也没有
3.2b 什么是逆向法[2]
4.具体方法上的逆向
(1)没有现成的有形书本,也没有老师一课一课地进行讲解,而是以录音带上无形的声
音为学习内容,以录音机和各种词典为老师,“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由自己
写出一个课本来。
(2)通常在职人员学习英语时,往往只学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关的英语书刊。而逆向
法则要求逆着自己熟悉的专业,有意识地去听写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大或无关的英语录音。
例如搞理工的技术人员去听写医学方面和文科方面的英语录音。
听写自己熟悉的专业英语时,会自觉不自觉地靠推理去搞懂英语的意思。也就是说,
主要依靠对内容本身的连解,英语本身则不一定真正搞懂了。例如听一段有关雷达工作原
理的英语录音,说从一个蝙蝠嘴里发出声波,碰到障碍物后产生回波被蝙蝠的耳朵接收,
雷达也是用这种原理工作等等。对于一个已经懂得雷达原理的人来说,只要听懂几个关键
词,也就懂得了整段录音的意思,而且是真正懂了。但是不是每句话,每个词都听懂了呢?
不一定,而且很可能差得很远。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学不到真正的英语,而且远瞩容易
产生一种虚假的满足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错。
学习过程中应用自己脑子中已有知识进行推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正常思维现象,在听
写英语录音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但是对于英语程度不高的初学者来说,为了真正提高自
己的英语,尽量不瞩专业知识推测去搞懂英语的意思,而要主动地多听写与自己 ”无关
的英语录音,而且要一词不漏的全部听写出来。在一定的阶段上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根据
发音从词典里找生词和直接从英语本身去理解文章内容的本领,其效果比听与自己专业有
关的英勇录音要好得多。这种情况很像戏曲演员的反串,唱花脸的演员要特意去学唱其
对立面青衣,以锻炼全面的表演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要向专职的翻译人员学习。他们翻
译的内容五花八门,今天这个专业,明天那个专业,根本没有可能搞懂所有要翻译的专业
内容,有时甚至仓促上阵。但是由于他们的英语基本功扎实,只要临时把有关夕一些专
业名词“突击”一下就能随机应变地进行翻译。
由于听力水平低,不少人员对于听与自己专业联系不紧密或玩直接联系的英语材料存
在着不同程度的惧怕心理,听到一、两个不动的专有名词,心里就慌了。其实只要基础英
语知识扎实,听与自己专业联系不紧密或无直接联系的英语材料不会有大大的难度:其
中的专有名词就是那么一些,听上几回也就记住了。有的内容比较难懂,即使英语都听写
出来了,文法也明白,但就是搞不懂其内容含义人碰到这种情况,就不一定强求非要搞懂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不可。“隔行如隔山”,即使我们阅读汉语材料也有这种情况,一个搞电子通信工程技术
的人去看有机化学或医学方面的书刊,可能有很生僻的汉字你不认得,或者所有的汉字都
认得,但就是搞不懂文章所谈论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学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英语内容非常有助于扩大英语的知识面和词汇量。对于非英语
工作者来说,虽然不能要求他们达到专业翻译人员的英语水平,但也要注意不要使自己的
英语知识面大窄了。无论是阅读还是口头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涉及到的英语绝不会局
限在一个仅仅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很窄的范围内,往往要用到一些别的类别的词汇或者一个
词的其他的释义。日常生活交谈,涉及的知识面和词汇量就更广更多了。在与外国人进行
日常会话过程中,你一定会体会到“词到用时方恨少”。只有在平时的长期听写过程中不
局限于只学习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英语知识,而是广开 “听路”,兼收并蓄地去学各行各业
的英语单词,一个词一个词去学去记,才有可能在会话时下意识的从嘴里说出所要说的话
来。
在“逆向”听写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由于听力水平的提高和语音知识的
增多,听到一个很生僻的词,根据发音很快就能从词典里找到所需要的词,但可能不像起
步的初期那样花那么大的功夫。与花的功夫成正比,来得快和来得容易的单词不容易在脑
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过不了多久就可能忘记。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可能会感到没有什么收
获,怀疑是否自己的英语水平退步了。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在听写的整个过程中,刚起步
时,碰到的生词最多,而且不是一下子就能在词典里找到,花的力气很多,因而学到的
生伺也就记得很牢。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碰到的生词少了,即使有也能比较炔的从词典
找到,但记得却不大牢。总之,能够根据发音很快从词典里找到生僻的词是自己英语水平
提高了的一种体 “” 现,也是要锻炼的一种能力。
(3)搞理工的人要听写文科方面的录音,搞文科的人要听写理工方面的录音。在学习英
语过程中还要防止狭窄的实用观点,学习的时候不要老是问与自己的专业结合得紧不紧,
学了有没有用。如果不紧,就认为学了用处不大,就不想学。其实正是那些与自己的专
业结合得不紧的英语课文对于提高水平才更有作用。这就是 “逆向”学习的好处。而且在
实际使用中也不可能把所用的英语限们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4)英语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练习从汉语译文译回英语。在英勇水平提高到一定程
度以后,可以练习着把一些慢速英语的汉语译文“逆向”译回英语去。当你“顺向”听写
这些的英语录音时,可能觉得文章写得很通俗易懂,所有的单词和语法也都明白,没有什
么深奥的。但当你练习着从汉语“逆向”译回英语时,除非你已经把课文背下来了,否则
一定会有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或苦思苦想找不到合适的词和合适的语法而译不出来。或
虽然译出来了,但自己也很不满意等。然后再与原文对照,看看它是用的什么词和语法,
自己在什么地方卡住了译不出来,译得不好等。通过这样的,“逆向学习”和对比,一定
会有很大的收获,同时也会感到慢速英语还是很有学头的,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常用词还
是很有表达能力的,关键问题是能否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它们。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3.3 逆向法的具体做法
逆向法是一种“以迂为直”的学习方法。也许刚开始逆向学习财,由于困难比较多,
短期的实时收效可能不如“正向学习”来得 “立竿见影”,但它可以收到“正向学习”所
达不到的效果。逆向学习的具体做法——“听、写、说、背、想”
英语水平不高的初学者听英语录音,没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困难很多,需要经过“听、写、
说、背、想”五个步骤,逐词逐条才能真正听懂,具体做法如下:
1.“听”与“写”
先把某一条录音内容从头到尾听几遍,听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听。先听懂其大意,分出
段落和句子,然后再以一句话为单位反复地听。搞清楚一个句子由几个词组成,每个词在
句子中起什么作用,主、谓、宾语都是哪些词等。每听一遍就把听懂的词一个一个按照
顺序写在纸上,排列成句子,听不懂的词就先空着。对于英语听力比较低的人来说,刚起
步时听不懂的地方实在大多了,有时恐怕连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处听不懂。在这种情
况下,只有把听懂了的词写出来,才能搞清楚到底有多少处听不懂。
对于碰到的生词,一定要听到能模仿录音正确地念出来,准确地抓住各个音节的发音
为止。因为只有准确地把各个音节的发音抓住了,读出来了,才有可能根据语法和语音知
识试拼出一些词,到词典里查找。由于正确答案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找到,所以听写
时要“写一行,空两行”,留下充分的反复修改的余地。为了纠正不正确的拼写,“写”的
时候稍有疑问就要查词典,并用色笔标出生
词和错误的拼写。
对于听写不出来的词,不要就“词”论“词”,一听写不出就立即把录音机停下来,
不再往下听写。应该继续听写下去,把听写不出的词放到文章的整体内容上去理解。常常
有这样的情况,孤立地去抠一个词,百思不得其解,但若与整句话,整条消息联系起来去
理解,思路就宽了,往往也就知道是什么词类和怎么拼写了。
有时同一个生词在录音中多处出现,一处听不清或听不懂,可以先放一放,看看能不
能从别处得到启发。因为可能别处的录音很清楚,或者与别的词搭配在一起被你听懂了。
听写过程中,对于没有确切把握的词,也要先“写”出来,再在以后的不断听写过程中去
校验和纠正。同一新闻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播音员播出时,由于各人的语调有区别,有
助于听懂一些疑难词的发音。
“听”与“写”两个步骤不是截然分开的,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初学者来说,一段录
音的听写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的“听”与“写”互相促进,互相启发,
交替前进才能最后完成。
从学习英语的角度出发,初学者在起步阶段必须一边听一边写。,如果光听不写,可
能会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漏掉了一些听不但的词,失去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二是有了
听不懂的词时,如果只听不写,往往听的遍数再多也可能还是听不懂,但是如果把听懂的
部分写在纸上,前后内容联系在一起,经过思考以后再去听,可能又会听懂一些别的内容,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著
如此不断反复,直到全部听懂。
由于严重杂音干扰而无法从语音人手推断的词,可以根据语法进行补充,就假定自己
是这条新闻的作者,在听不清的地方应该用什麽词。或许填上去的词不正确,但总比空着
好,而且随着听录行时间的增长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自己也有可能发现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