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莒南第一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2019年莒南一中中考录取分数线)

1922年,苏联科学家斯列巴洛夫斯基发现鸡羽毛生长快慢受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K/k)控制,并呈伴性遗传。而鸡的羽毛颜色金色和银色也由一对等位基因(S/s)控制。科学家选取了表1所示四种表现型的鸡(雄性均为纯合体)进行交配实验,结果如表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品系 |
表现型 |
性别 |
A |
快羽金色 |
雄性 |
B |
慢羽金色 |
雌性 |
C |
快羽银色 |
雄性 |
D |
慢羽银色 |
雌性 |
表1
实验组别 |
交配类型 |
结果 |
|
雌性 |
雄性 |
||
1 |
A×B |
快羽金色 |
慢羽金色 |
2 |
C×D |
慢羽金色 |
慢羽金色 |
3 |
A×D |
快羽金色 |
快羽金色 |
4 |
C×B |
慢羽金色 |
快羽金色 |
表2
(1)鸡的羽毛生长快慢和金色银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鸡的羽毛颜色中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根据实验________可以做出判断。
(3)由表2实验可以推测,决定鸡的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型,因此,实验1的后代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实验2的后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
(5)将实验1的后代雄性个体与实验2的后代中雌性个体交配,后代快羽银色公鸡的比例是________,若要为蛋鸡养殖场挑选雏鸡,只需要孵化出来的雏鸡中表现型为________的后代即可。
【解析】 (1)鸡的羽毛生长快慢和羽色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因为雄性均为纯合体,亲本C和D都为银色,后代出现金色,说明银色是显性性状,且在Z染色体上。
(3)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羽毛生长快慢受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第一组可知,雄性快羽为纯合子,且性染色体为ZZ,后代雄性中出现慢羽,说明慢羽为显性。因为雄性均为纯合体,亲本C和D都为银色,后代出现金色,说明银色是显性性状,且在Z染色体上。
(4)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为ZksZks和ZKsW,因此后代中雄性个体基因型为ZKsZks。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为ZkSZks和ZKSW,后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ZkSW。
(5)实验1的后代中雄性个体与实验2的后代中雌性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为ZKsZks、ZkSZKs、ZksW、ZKsW,其表现型为:慢羽银色公鸡、快羽银色公鸡、慢羽金色雌鸡和慢羽银色雌鸡,因此快羽银色公鸡的比例为1/4。因为后代中,金色一定是雌鸡,因此只需要挑选金色羽毛的雏鸡即可。
【答案】 (1)分离
(2)银 2
(3)性
(4)ZW ZKsZks ZkSW
(5)1/4 金色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