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生必知:视听语言中构图的审美原则

标签:
编导培训编导艺考视听语言 |
要想拍出一部好电影,好的构图审美是必须的,同理,编导生要想分析一部好的电影视听语言中的构图审美也是需要考虑到的。
http://www.zyykbiandao.com/d/file/datum/styy/76298e0827e21b0f86a9ccd14d8bf06e.jpg
处理好一部影片中的构图元素,要考虑以下三种原则:审美原则、主体突出原则、变化原则。
1.审美原则
影像构图的审美原则是要在视觉上具有美感,这种美感包括画面的内容美和拍摄的形式美两个方面。画格中所拍摄的内容美是指所拍摄的对象要具有美感,比如美好动人的景物:青山、绿水、鲜花、美人等;形式美是指在形式上要讲究光线、色彩、影调层次、虚实对比、远近对比、大小对比,高低对比等。概括地说就是解决“拍什么”和“怎么拍”的问题。下面从创作的角度讲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如电影《毕业生》中的构图对比,体现本和罗宾逊太太两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2.主体突出原则
画面中主体是否突出是把握构图的重要原则。画面对象一般为主体与陪体的关系。一个画格中所表现的人或者物,无论多少,它们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主体和陪体。主体、陪体区分的关键是看它们在画格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作用大的是主体,作用小的是陪体。电影《勇敢的心》中女主人公出场的构图,主次分明
3.变化原则
构图的运动变化是影像艺术的主要特征,也是其魅力之所在。和静态的照片不一样,动态的照片除了构图所表现的内容的变化外,构图形式的变化也是它的一种重要的变化。相对而言,富于变化和运动的构图更能吸引人的注意,优秀的摄影师会利用对比打破画面平衡,利用变化原则来表达更多的思想内涵。如电影《勇敢的心》中小华莱士斜向画面奔跑的构图,吸引观众的注意
文章来源于编导艺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