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基础申报表(A类 2017年版)的填写

(2018-03-15 12:05:11)
分类: 学习类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基础申报表(A 2017年版)的填写

 

一、封面

  1、税款所属期间

正常经营的纳税人

公历当年11日至1231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

实际生产经营日期至1231

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

公司当年1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

实际生产经营日期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

 

  2、纳税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

填写:工商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未取得的,填写纳税人识别号);

  3、纳税人名称

填写:营业执照或税务登记证等证件上载明的纳税人名称;

  4、填报日期

填写:纳税人申报当天日期;

  5、纳税人聘请中介机构代理申报的

需要加盖代理申报中介机构的公章,并填报经办人及其执业证件号码等;没有聘用的,填“无”。

 

二、基础信息表(A00000

  1101 汇总纳税企业

1)一般情况,按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总机构(跨省)—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或“总机构(省内)”;

   2)“总机构(跨省)—不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由特殊行业填报,如国有邮政企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

   3)“分支机构(须进项完整年度纳税申报且按比例纳税)—就地缴纳比例__%”和“分支机构(须进项完整年度纳税申报且按比例纳税)”都是特殊行业填报,一般企业不选;

   4)没有分支机构选“否”;

  2102 所属行业明细代码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填报

工业企业:06**4690(不包括建筑业)

注:7010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需填报表A105010中第2129行;

  3103 资产总额(万元

1)填报纳税人全年资产总额季度平均数

  季度平均值=(季初数+季末数)/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个季度平均值/4

(2)年度中间开业或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实际经营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来确定;

        例:8.1开业,先算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平均值,相加除以2,即为全年季度平均值;

  4104 从业人数

填报纳税人全年平均从业人数,依据和计算方法同“资产总额”口径;

总也人数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和企业接受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5105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

    一般都是填报“否”;如果填报“是”,则不能享受小微企业和税收减免优惠;

  6106 非盈利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报;

  7107 存在境外关联交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报;

  8108 上市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报;

  9109 从事股权投资业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报;

  10110 适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

一般企业选 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

其他按实际情况对应选择

  11201 发生资产(股权)划转特殊性税务处理事项

     “是”,需填报表A105100(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纳税调整明细表);

  12202 发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事项

     “是”,需填报表A105100(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纳税调整明细表);

  13203 发生技术入股递延纳税事项

     “是”,需填报表A105100(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纳税调整明细表);

  14204 发生企业重组事项(新增内容

    “是”,需填报204-1204-4及表A105100(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纳税调整明细表);

  15、企业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

     1)股东名称:填报 个人或法人名称;

     2)证件种类:填报 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护照等;

     3)证件号码:填报 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护照等号码;

     4)投资比例:按实际投资比例从大到小填列

     5)当年(决议日)分配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金额(新增内容):

     6)国籍(注册地):

   注:填报本企业投资比例前10位的股东情况;

       超过10位的其余股东,有关数据合计后填在“其余股东合计”行;

       企业主要股东为国外非居民企业的,证件种类和证件号码可不填;

 

三、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A10000

  主表结构:利润总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

  1、利润总额的计算

纳税人使用的会计准则

利润总额数据来源

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的

利润表

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

收入支出表

实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

业务活动表

实行其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

根据本表项目进行分析填报

 

  2、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除了根据主表逻辑关系计算的外,通过附表相应栏次填报;

  3、主表需要填列的部分

1)第3行 税金及附加(新变动内容

    填报: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水利建设基金等;

2)第7行 资产减值损失

    填报:坏账准备等;

(3)8行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第9行 投资收益

        收益填正数,损失填负数;

4)第32行 本年累计实际已缴纳的所得税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本纳税年度已在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额,包括按照税收规定的特定业务已预缴(征)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规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所得税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