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2023-11-27 08:45:46)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当前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已不再满足于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小学学生不应只具备读写和计算的能力。瞬息万变的世界要求他们初步具备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也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语文教学对于完成学校德育任务具有独特的前提条件。因此,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渗透到法制教育的内容中,使学生从小就有法律观念,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知法守法的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通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我感悟到法律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比较优秀的法律素养。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们教师从中学到了很多基础的法律常识,我认为这是极其重要的。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教师有时对法律视而不见,甚至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法犯罪,这是多么荒谬和可悲。至于把法律教育渗透到学生身上,那只是空谈。

其次,教师应及时将法律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学好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渗透法律教育的技能,学会在课堂上与学生及时、恰当地渗透法律知识。通过“专门法律来保护”,我意识到要把法律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要将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变成一门法律课程,也不能忽视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法律教育因素,而是要把握好分寸感,及时渗透,潜移默化。

我觉得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诚实守信”演讲背诵比赛,让全班同学收集大量关于这一主题的材料,更全面地讲述了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通过开设法律栏目、组织知识竞赛、法制宣传等活动,增强小学生依法保护自己的能力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最后,教师需要在口语交际中讲述法治现象和纠正学生的法律认知。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日常交际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的认知。通过交流,他们会从事物的表象中认识到事物的内层,在自己的心理上形成强烈的认知。

我曾经在课堂上举例,说有一位小朋友沉迷于玩游戏,思想堕落不积极学习,竟还从家里偷钱来给游戏充值,这种行为对不起辛勤工作的父母。通过举例,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增强自控力,戒掉网瘾,爱自己的父母。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理解沉迷于玩游戏是不对的,从父母那里偷钱更是不对的,以免因为年幼无知而犯罪。

总而言之,教师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归根结底是要让孩子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做一个懂法、懂法、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好公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