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语文学科的潜在德育价值
语文学科范围非常广泛,既包含中华民族的文字、语言又包含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的历史最为悠久。从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创办学堂开始,“语文”学科就成了中国人的必修课,也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三字经》、《百家姓》于朗朗上口间传递给幼童孝悌礼义、尊师重道的思想,李白诗歌气象万千,“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激励着无数国人逆风翻盘,重拾信心。可以说,语文学科记载并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魄”,这些“精魄”可以成为学生最好的精神养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个人的精神品格。将语文与德育进行融合,既有利于学生接受良好的道德素质熏陶,向先辈楷模学习,又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文章作品文化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总而言之,语文学科与德育进行融合教学,对各自的教学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开展方式仍需要教师进行摸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