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生阶段做科学研究和探讨的四大基本规范与要求

(2016-12-19 12:43:48)
标签:

杂谈

昨天,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我爱脑科学网主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第二届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我爱脑科学网年终博士生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第五教室顺利举行。

http://ww3/large/005vDBwzjw1favzvfk2fjj30pm0zk40t.jpg

与前一届一样,本次沙龙仍然是由10位博士生报告各自的研究课题和进展,但这次沙龙报告的主讲人分别来自6所科研院校,参与单位数量较去年增加了一倍。另外,还有将近120人参加了昨天的学术讨论会。

http://ww2/large/005vDBwzjw1favzvvf0osj30pm0zk76u.jpg

在沙龙开始之前,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致辞,现分享给大家。全文如下:

http://ww3/large/005vDBwzjw1favzwg5zcoj30i50byjsu.jpg

谢谢传鹏,谢谢“我爱脑科学网”,谢谢我们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促成本次沙龙的同学。作为东道主,更要感谢各位远道而来参加本次沙龙的所有在座的同学们。

别人经常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宗教,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中国人绝对是有信仰的。也许我们没有固定于哪一种宗教,但我们有自己相信的事情,比如说,相信科学、相信知识。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礼拜日”呀!今天我们来到了科学的殿堂,来崇拜心目中的科学,说明我们是信仰科学的,这是我们的一个共识。

既然讲科学,那我们要讲一些科学的规矩和门道。大家想一想,做科学研究需要什么?

我们很多同学的第一个印象是:科学需要知识。的确,我们大家都花了很多的时间,读了很多书籍,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做科学研究绝对需要知识。

科学还需要方法:我们学了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技巧,研究如何使用那些工具,比如说,做脑科学研究,就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学习、钻研那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要学很多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做科学研究确实离不开方法。

科学还需要规范:我们学了很多人际规则、道德准则,建立了很多学会,为什么?是立规矩呀!所以,任何学术学会都需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做这个学会的带头人,因为他代表一种规矩,一种风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同样,我们做学术也需要规范,特别是学术伦理规则的建设。

科学还需要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大家来做的事情——沟通。做学术研究是一定要学会沟通,科学没有沟通也就不叫科学了。我们做学术研究的最后都要发文章,发文章是为了什么?不只是为了拿奖金、提职称,发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沟通,让大家知道你在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哪些新的发现。我们大家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这个文章发出来,其实是要让其他人都知道,我们人类在这个领域有了哪些发现和突破。所以,发文章是一个科学的沟通要求,它是这个行业的职业看家本领。

除了发文章,另外一个学术沟通的途径是参加学术会议,我们参加学术会议的目的也是进行学术思想的交流和沟通。所以,这也很重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Network,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大家今天来做的事:认识人、交朋友。人脉,尤其是同行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很重要。所以,学术共同体的标准,不是看文章数目或者基金申请了多少,而是要看口碑。口碑什么意思?就是参加这样的会议,有人报告完了后,让你觉得很佩服,因为她研究做得好,工作细致,讲得又清楚,做出了贡献,这就是口碑。口碑怎么来的?就是通过这样的人脉关系建立起来的。

因此,要多参加活动,多发言,多交流——这也就是我们要创设这样的一个针对博士生举办沙龙的初衷;我们也希望能够长期将这样的活动一直举办下去,从而将北京地区、甚至更广泛地区的博士生、特别是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生召集起来,将我们的工作、生活、学术探索变得有风趣一些、有味道一些、多姿多彩一些;而不只是呆在实验室里看资料、算数据、洗仪器而已。希望大家能多出来大家认识一下,交流一下。科学研究也需要有人交流、认同、支持或欣赏的。当然,未来是属于你们的,要建立什么样的学术风范、学术规范、学术标准、学术要求等,怎么建设,就从你们开始,要看在座的各位。


既然这是一个学术沙龙,我最后跟大家强调一些规矩(这也是我们年纪大的人喜欢做的事情)。科学的讨论是有规矩的,具体是哪几个规矩呢?主要有以下四个:

第一个,一定要真诚。科学的学术讨论不像其他的聚会,不需要表态,不需要表演,不需要煽情,但一定要真诚。这个真诚就是你说的,一定是你自己做过的,一定是你想过的,一定是你发现的。其实,真诚问题不只是学术问题,也是一个人品问题;个人的学术不端,会影响其他很多人的生活和命运。

第二个,一定要open,要开放。科学跟其他领域不一样,它是要讨论的、要辩论的。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学术的真理,一定是对话的产物(The truth is the properity of the discourse;所以,我们一定要怀着开放的心态去交流。大家都是学心理学的,知道攻击人和评论事是不一样的;因此,别把正当的学术评论当做人身攻击。

第三个,一定要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是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权利讲述他/她的研究发现;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尊重,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坦率的、公开的交流氛围和交流方式。但要注意在辩论学术问题的时候不能侮辱人格,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分寸。

第四个,一定要自觉。这是做科学的人和其他领域的人很不一样的一个方面。我们时刻要记得提醒自己、批评自己。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是自己想错了,或者听了别人的研究报告后获得了更好的意见,我们去认真地接受,这是我们这些人需要具有的心胸——自察、自觉、自醒,看一看我们有哪些做得不对,是否可以做得更好。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有面子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因为科学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去否定自己——我把它叫做证伪;其实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我经常讲,有的时候我有100个想法,但能做出来2-3个我就已经很高兴,因为往往90%多的被证明是错的。这也是科学家需要有的胸怀和态度。

简单总结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开这样的一个沙龙:是为了要让大家过的愉悦一些、积极一些;同时,也让我们的科学变得丰富多彩一些,有趣有意义一些;最重要的是,还是要让我们中国的心理学变得更加规范一些,更加科学现代化一些。

好,这是你们的节日,你们的时间,就把话筒交还给大家!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吴卫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