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周四晚,应好友曹廷辉邀请,上他主持的《教子全家“捅”》做了2个小时采访。第一期有关《凤凰女的自卑与超越》于前天上线,已有将近12万人观看了这期节目。征得廷辉同意,现将视频转载于此。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中国人都多多少少有“凤凰男/女”的心理特性:对自己的缺陷过于敏感,对于目标的追求过于单一,对于他人的评价过于在意。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可能是:在我们的成长期面临了较多的资源挑战后,容易形成强烈的不安全感、不确定性和好斗倾向。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a86ccf3826eb479033bc3fe39961ee12.jpg
但必须指岀,不是所有的凤凰男/女都有这样的倾向。尤其不要贴标签,以刻板印象歧视、敌意从艰难环境奋斗出来的人。绝大多数凤凰男/女都是积极、阳光、高尚的,理应成为我们社会的楷模。我自己应该也是凤凰男,通过自身的奋斗成为一位自认为还算成功的人。尤其是我们的孩子由于我们的努力已经成为凤凰之子,从而使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重复我们的成长路径。这可谓“生当做人杰,活应成凤凰!”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1e819e6dcb7544e09d7f8a2f9394f1d7.jpg
当然,有心理学家发现,个别人可能还真有上述的“凤凰心态”。要想完全超越这样的心态可能并不太容易。通过谈话、聊天,甚至心理咨询,都不太能改变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就像我们对身边吸烟或者不运动导致肥胖的朋友,泛泛而谈的评价或者劝慰并不能够帮助他们。
对于这些个别的凤凰男/女,我们最先需要的是理解——不只是泛泛的理解,而是真正理解他们的焦虑、压力,甚至恐惧。很多童年比较艰苦的人,可能会高度重视不确定性、风险。这种压力、恐惧、焦虑,都是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认知。也就是说,不是讲讲道理或心平气和的讨论就能解决的。
了解了他们对于“不确定性或者风险”有着较强的情感,影响他们也就要从情感入手。最关键的是,不要试图通过认识层面或者信息的讨论方式进行沟通,而是要从支持、理解和共鸣等等情感通道入手。
首先,需要让对方清楚自己能够理解她的焦虑和压力,感同身受。而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次,就是用一些微小的行动和习惯慢慢引导对方,而不是坐而论道。譬如,不和她辩论“是不是考重点是唯一的出路?”,而是问问她“什么时候孩子和你都最安心?”,“你最希望看到什么景象?”。
再次,用更高尚的道德优势去感召他们。平等之心、无我之心、宽容之心显然比竞争、胜利、骄傲等更有召唤的影响。尤其是值得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能更符合我们自然的积极心理。
作为总结,我们可以说,对于那些需要心理学帮助的凤凰男/女——情感支持比只讲道理重要,理解共鸣比批评评价重要,循序渐进比急功近利重要。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润物细无声。这可能是我们所有这些凤凰男/女互相关照,共同进步的积极心理保障。
积极心理,升华众人。凤凰涅槃,无与伦比!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a11524d616f24a820e15c6c2e66aadb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