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次清明节,我因好友罗坚夫妇的邀请,陪父母亲游览了西双版纳,实现了他们多年的夙愿;我不但尽了自己的孝心,而且也得以领略祖国西南边陲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热带风貌。可是,我发现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热带的奇花异草和野生森林中的白色大象,也不是各种极富地方色彩的美味佳肴,更不是绚丽多彩的热带地貌,而是边疆人民的热情爽朗、能歌善舞以及真诚纯朴的生活方式。
村民自己的舞蹈
此次西双版纳之行,正好赶上“傣历1377年新年”的庆祝活动和“首届中国磨憨—老挝磨丁边境旅游文化节”的开幕。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来自磨憨经济开发区各村寨的傣族、哈尼族、瑶族、布朗族等各族村民表演了各具文化特色的音乐和舞蹈。让我惊讶的是,这些普通群众的歌舞才华,甚至有可能赶上了内地的专业演员。他们的舞蹈婀娜多姿,极富表现力;他们的声音清亮高远,极富感染性;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快乐、积极、幸福、满足的表情——由此感慨,我们汉族人在身体语言的表现方面,真的要差很多。
庆祝“傣历1377年新年”和“首届中国磨憨—老挝磨丁边境旅游文化节”开幕
不光那里的普通群众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才华让我钦佩,就是那些地方官员也令我印象深刻。在到达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的当晚,西双版纳州州长罗红江先生在澜沧江边设便宴,招待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客人。席间和罗州长交谈之余,意外地得知,他就是那首著名的情歌《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的原作者。歌曲《让我听懂你的语言》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年来到西双版纳,爱上了当地美丽的傣族姑娘。但因为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沟通、交流、相恋、相爱的愿望。
很多年之前,我曾经听著名歌手蔡国庆演唱过这首歌。在席上,景洪市市长(我的湖南老乡——第二代援疆知青的后代)刘俊杰,即席演唱了这首歌曲,他优雅的舞姿、生动的神态、洪亮的声音,在让我们这些内地来的客人感到振奋的同时,也令我们颇感些许惭愧。为什么我们不能像边疆地区的群众和干部那样随性尽致,用歌舞来欢迎远方的客人?为什么我们平时都是端着架子装作深沉?为什么有些官员总爱不露声色,说话滴水不漏?我经常怀疑那些滴水不漏的人,也许真的没有什么水可以漏。
https://mmbiz.qlogo.cn/mmbiz/2KWk0d834d9fzEb5mWYKicv0xjKRE1ibLgWxiasiaJ1K1piczcYeF6gytmk7nEyPZTeleQol6roZpKJicHNboJoUp4qg/0
左为景洪市市长刘俊杰
右为米线
我经由网络发现,将这首歌唱得更为生动的反而是西双版纳当地的民间歌手——米线和包伍兄妹。得知我如此偏爱米线的歌声,刘市长特意邀请米线前来献唱,我也因此得以当面聆听米线动人的歌声。作为一个纯天然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天才,米线将这首歌唱得极具感染力,演绎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视频网址:http://v.qq.com/boke/page/a/0/z/a0145fy0z5z.html
这次短暂的西双版纳之行,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幸福真的是在普通人的生活之中,这不光可以从行动中看出来,也可以从脸上体现出来,更可以从歌声中表现出来。
神经心理学家新近发现,音乐能促进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特别是熟悉的旋律,引起我们期待的快感是最让人开心的。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那种期待惊险刺激的快感其实比真正翻来覆去的体验更让我们痴迷。所以,民歌和流行歌曲容易让我们感到快乐的原因,就是源于我们对那种熟悉旋律的期待的快感让我们感到特别兴奋。
幸福的声音到底像什么?西双版纳的人们用歌声唱给了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