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新年伊始,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项目申请活动正式启动。我在1月5号的个人微信平台公布了“2015年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的申请指南”,得到了国内外热心、关心、支持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同胞和国际友人的广泛关注,一个星期内就已经收到151项基金申请邮件。我们都认真回复并提供了申请书及申请指南,但是还有上千的电话、来函咨询指南中一些不清楚的问题。
经过中国积极心理学会筹备委员会的开会讨论,现就经常咨询的几个问题做出解答:
第一,在校博士研究生申请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不受年龄限制。
特别是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年龄一般较国内博士研究生高。因此,我们取消了博士研究生35岁的年龄限制。
第二,在中国境外高校攻读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的留学生,也可以申请本基金的支持。
可以不需要按照申请书中所要求的填写单位意见,但应附有推荐人或担保人的意见及证明。特别是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应该与中国的积极心理学发展有关。比如说进行中外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等等。
第三,申请人的职称不符合要求,年龄也超过35岁,但长时间研究积极心理学工作的人是否可以申请?
我们希望有长期积极心理学研究工作的申请人,可以自己支持自己的研究工作,尽量不要使用该项基金的支持。因此,目前的原则是此次基金申请不对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开放。
第四,申请人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是否可以申请基金?
原则上可以申请,但不能作为主要申请人,即PI(Principle Investigator)申请。
第五,申请人的研究项目为临床心理学,是否可以申请基金?
可以申请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但应与积极心理学有关,而不仅仅是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六,指南中所列课题系来自基金学术委员会委员们的建议,仅作为申请时参考用。支持项目不局限于上述已列课题,并且基金会也鼓励创新课题。
(个人公众平台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