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数学备课组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015-07-07 12:49:5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计划总结 |
一、本学期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
2.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
3.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课堂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培优转差工作
6.争取年级平均分在全区的前列
二、集体备课安排:
1、备课组人员:江美红、冯培红、赵志明、鲍文碐、蒋小飞、翟春梅、曾辉
2、备课任务:
1)每周每组成员各备一节,一周六节课,并配有一周导学单和周练习试卷。
2)交流上周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和感受。(由组员轮流组织发言)
3)主备内容:
①、目标(知识、能力、发展),
②、本节重点及突出方法,
③、本节难点及克服措施。
④、整节课的大体思路及补充内容(结合课件展示)
⑤、有效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题目,充分体现当天所授课程的重难点,原则少而精。
⑥、本节数学思想方法点拨及其体现:点到为止,逐层感受。
4)分配下周所用单元测试卷的人员安排。注意:两位新老师每次备课前要主动与指导老师沟通,试卷出完后主动找指导老师修改。
三、本学期活动主题:
2、课堂观察活动,把握好“小组合作、同伴引领”课堂教学模式,一次集体听课的机会,安排不同老师重点听一节课的不同方面,回来后每位老师就自己负责的内容发言,谈谈对当节课在此方面的表现,自己的认识和升华。
3、开展组内和校内的校公开课,同课异构活动:共同选定某个课题,在不集体备课的前提下,由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师授课,全组其余老师集体听课。在集体备课时每位老师发言,谈谈同一节课不同的授课思路、不同的课堂结构、不同的教学气氛等,有何优势与不足。
4、组织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和校公开课。
四、重大事件: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初一教学进度安排表(2015-2-27)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课时 |
备注 |
一 |
3.2~3.6 |
寒假自主学习测试(1) 真假命题与互逆命题(2) 证明(1) 平移(1) |
5 |
2日自主检测; |
二 |
3.9~3.13 |
认识三角形(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 |
5 |
|
三 |
3.16~3.20 |
证明(2) 单元复习与检测(2) 同底数幂的乘法(1) |
5 |
证明是针对三角形内容 |
四 |
3.23~3.27 |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 同底数幂的除法(2) 单元复习与检测(1) |
5 |
|
五 |
3.30~4.3 |
单元复习与检测(1) 整式的乘法(2) |
5 |
|
六 |
4.7~4.10 |
乘法公式(1) 补充: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1) 单元复习与检测(2) |
4 |
清明放假1天 |
七 |
4.13~4.17 |
期中复习(5) |
5 |
|
八 |
4.20~4.24 |
期中复习(5) |
5 |
|
九 |
4.27~4.30 |
期中考试(3) 期中试卷评讲(1) |
4 |
期中考试 |
十 |
5.4~5.8 |
因式分解(3) 补充:十字相乘法(2) |
5 |
十字相乘法分二次项系数为1和不为1 |
十一 |
5.11~5.15 |
单元复习与检测(2) 二元一次方程组(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
5 |
|
十二 |
5.18~5.22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 补充:解三元一次方程组(2) |
5 |
三元一次方程组应控制难度 |
十三 |
5.25~5.29 |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3) 单元复习与检测(2) |
5 |
|
十四 |
6.1~6.5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用不等式(组)解决问题(3) |
5 |
解决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实际问题要控制难度) |
十五 |
6.8~6.12 |
期末复习(5) |
5 |
|
十六 |
6.15~6.16 |
期末复习(2) |
2 |
中考3天 |
十七 |
6.23~6.26 |
期末复习(4) |
4 |
|
十八 |
6.29~7.3 |
期末复习(2) 期末考试(3) |
5 |
期末考试时间可能会微调一天 |
注:
涉及网校课程安排,此进度请务必不要随意调换(视学生情况可作微调,宜前不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