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504416282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中敏看世界(163篇)多彩棉兰(印尼行之七)
(2019-03-04 11:37:06)
标签:
旅游
杂谈
题图:印尼棉兰苏丹皇宫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300多个民族分布在地域狭长星罗棋布的岛屿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曾经被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日本等许多列强长期占领。这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使之形成了包容的多元的文化特色。它的文化艺术,不仅保存了东南亚岛国爪哇民族的特点,还大量地融入了来自中国的、欧美的、伊斯兰的文化传统,显得多彩多姿。而棉兰,尤其突出反映了这种多彩的异国文化。
在棉兰的最后一天,我们先后游览了苏丹皇宫、清河堂、马达族基督教堂、缅甸庙、笑佛道场,领略了这种多彩文化的丰富和辉煌。
印尼棉兰苏丹皇宫,又称麦满皇宫。皇宫于1887至1891年由德利皇朝的苏丹所建造。建筑设计师特厄尔海军上尉,是一位意大利人,他于1888年完成苏丹皇宫设计施工。皇宫的设计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包括传统的马来文化,伊斯兰文化,西班牙,意大利,还有印度风格。
这座以金黄色为基调的印尼棉兰苏丹皇宫,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在皇宫里面还住着一些苏丹的后裔。
这是苏丹王加冕登基及会见重要客人的宝座。金黄色帐围垂帘,伊斯兰的拱顶造型,在灯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可以想象昔日的光彩。许多游客,尤其是当地的马来人喜欢盛装打扮成王公贵妇在此拍照。
印尼的艺人奏乐弹唱,欢迎来自中国的贵宾,还欣然与我们合影,表达了友好的热情。
到印尼棉兰旅行必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张耀轩故居——“清河堂”。
“清河堂”建于1895年,是位于棉兰市区的一间双层中式大宅 ,整个大宅的设计融合了中国、欧洲及马来元素于一体。比如:窗户是西式排窗,而大门却是中式的。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钹一对,两侧贴有对联“西铭积德,金鑑流徽”,门头上有匾额“清河堂”。
张耀轩,被当地华人誉为打造印尼棉兰华人社会的先驱,为当地华人乃至东南亚华人首富。他不仅是荷兰殖民当局任命的华人首领,也是清朝四品官员的印尼棉兰王。
张耀轩和张榕轩为两兄弟,祖籍广东梅县,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印尼的华侨领袖。最为人称道的就是解救“猪仔”。当时整个棉兰地区光烟草种植园就有200多座,其中绝大部分为荷兰殖民者所有。这些种植园使用的劳工,都是从广东、福建等地骗来的“猪仔”。这些劳工如同奴隶,兄弟俩慷慨解囊为他们赎身,让他们跳出了火海。
兄弟俩发家致富后,不忘家国,不忘回报社会。他们投资兴办了苏门答腊岛第一间华文学校。先后捐巨资在家乡修公路、架桥梁、建学校和图书馆,其中影响最深的还数发起修建了潮汕铁路。并因筹集海军经费,筹办京师医局以及赈济陕西、北京灾荒等有功,受到清廷嘉奖。
室内的陈设典雅精致,多为中式家具,跃然一片情系华夏的赤子之心。
万万没想到,这座造型新奇独特的华丽建筑,居然是一座基督教堂。虽然印尼绝大多数人都信奉伊斯兰教,但他们并不排斥其它外来的宗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仍可以占有一席之地。棉兰马达族人以自己的建筑样式,包容了外来的宗教,使两者得到了美丽而和谐的融合。
与来自荷兰的牧师合影。
这是一座新建不久的缅甸庙。外观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内部设施也精致华丽,曲尽其妙。相比之下,国内也有一些类似的建筑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不少模仿的建筑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实在有点丢人现眼。
这也是一座新建的庙堂。它既是供奉笑佛弥勒的庙宇,又是一座佛学院的驻地。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各种佛像和雕塑都美轮美奂栩栩如生,让人惊叹不已。
佛学院的华裔小姑娘主动当起了我的导游,为我热情讲解。
这是东南亚最大的弥勒笑佛雕像。
关羽也是东南亚许多国家供奉的神。
棉兰的水果市场。
各种各样的水果堆积如山,琳琅满目。不少是我从未见过的。
导游慷慨解囊,选了几种罕见的美味水果分给大家品尝,如百香果、爱情果、鳄梨等。
此行印尼,沉醉旖旎景色,饱览异国风情,对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增进了了解,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所到之处,深深感受到岛国人民的友好和质朴善良。事实上,广大的民众百姓都是善良而友好的,当年的排华都是那些别有用心的败类人渣煽动制造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再见了,多彩的棉兰!
再见了,多情的人民!
(棉兰下篇,印尼行完篇)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中敏看世界(162篇)马达山顶旧皇宫(印尼行之六)
后一篇:
烂漫樱花数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