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敏看世界(八十)特洛伊的传奇

(2017-08-08 23:09:32)
标签:

旅游

杂谈

http://s1/mw690/005vmNaUzy7dhRrsAne20&690

       特洛伊木马的传奇故事早就家喻户晓名闻遐迩,特洛伊当然也是游客心驰神往的必去之地。从伊斯坦布尔登上一艘舒适的观景渡轮,大约一二个小时就来到了爱琴海边的这个美丽的城镇。

    土耳其境内一个叫做希萨尔利克的小镇就是古代特洛伊城的所在地。 岁月沧桑,当年固若金汤的古希腊城邦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在开发中的特洛伊遗址公园。一进公园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传说中的那硕大无朋的巨型木马。
http://s6/mw690/005vmNaUzy7dhRxMRqR05&690

http://s5/mw690/005vmNaUzy7dhRxYbukd4&690

       站在木马前,你自然会想起那遥远而神奇的故事。
      特洛伊木马的传奇故事来自于3000多年前的《荷马史诗》。荷马是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的盲诗人,他留下的两大叙事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记述了一场人神交互战斗的特洛伊战争,由此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故事的大体经过是这样的:战争的起因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走了斯巴达王的妻子海伦,而海伦是当时美得无与伦比的绝代佳人。为了夺回海伦,于是斯巴达王及其兄长联合希腊诸邦围困、攻打特洛伊长达10载,却因特洛伊城邦的坚固和死守无法攻破。此时,希腊军中绝顶聪明的将领奥德修斯想出了一个绝招——用木马计来攻破特洛伊城池。此后故事的进展是如此奇妙动人,因而笔者也禁不住不吝笔墨转述如下,供大家分享。
        ------      ------
       有一天非常奇怪。希腊联军的战舰突然扬帆离开了。平时喧闹的战场变得寂静无声。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军回国了,他们跑到城外,却发现海滩上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惊讶地围住木马,他们不知道这木马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要把它拉进城里,有人建议把它烧掉或推到海里。正在这时,有几个牧人捉住了一个希腊人,他被绑着去见特洛伊国王。这个希腊人告诉国王,这个木马是希腊人用来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希腊人估计特洛伊人会毁掉它,这样就会引起天神的愤怒。但如果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里,就会给特洛伊人带来神的赐福,所以希腊人把木马造得这样巨大,使特洛伊人无法拉进城去。特洛伊国王相信了这话,正准备把木马拉进城时,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跑来制止,他要求把木马烧掉,并拿长矛刺向木马。木马发出了可怕的响声,这时从海里窜出两条可怕的蛇,扑向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拉奥孔和他的儿子拚命和巨蛇搏斗,但很快被蛇缠死了。两条巨蛇从容地钻到雅典娜女神的雕像下,不见了。
       希腊人又说,“这是因为他想毁掉献给女神的礼物,所以得到了惩罚。”特洛伊人赶紧把木马往城里拉。但木马实在太大了,它比城墙还高,特洛伊人只好把城墙拆开了一段。当天晚上,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他们跳着唱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直到深夜才回家休息,做着关于和平的美梦。
     深夜,一片寂静。劝说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的希腊人其实是个间谍。他走到木马边,轻轻地敲了三下,这是约好的暗号。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一个又一个地跳了出来。他们悄悄地摸向城门,杀死了睡梦中的守军,迅速打开了城门,并在城里到处点火。隐蔽在附近的大批希腊军队如潮水般涌入特洛伊城。10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希腊人把特洛伊城掠夺成空,烧成一片灰烬。男人大多被杀死了,妇女和儿童大多被卖为奴隶,特洛伊的财宝都装进了希腊人的战舰。海伦也被墨涅依斯带回了希腊。 特洛伊战争就此结束。

      故事的结局有点残忍,不是我们所愿看到的。当然,还有更多的人质疑它的真实性。不过,在我看来,荷马描述的这个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艺术地再现了当时古代城邦之间互相攻掠杀戮的残酷现实。这是无可置疑的。今天,特洛伊木马已经成为从内部攻陷的代名词,包括我们常说的木马病毒。

http://s16/mw690/005vmNaUzy7dhRygOWXcf&690

    也许是出于对古希腊的这场战争的探究兴趣吧,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正不断地对这个小镇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我们随后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这个遗址。看上去,这个城邦颇具规模。
http://s11/mw690/005vmNaUzy7dhRyBmBQ9a&690

http://s6/mw690/005vmNaUzy7dhRz20AZ35&690

现场的示意图展现了当初建造的格局气势。
http://s14/mw690/005vmNaUzy7dhRz6X9j4d&690

http://s4/mw690/005vmNaUzy7dhRzAnYv33&690

http://s5/mw690/005vmNaUzy7dhRA8sFCa4&690

http://s8/mw690/005vmNaUzy7dhRB1mIL97&690

这是城中的剧场,想来当年定是歌舞升平观者如云的吧。
http://s5/mw690/005vmNaUzy7dhRBrs3id4&690

    这大概是用于铺设水道的水管,储水的容器。坚守城池,水可是生死攸关的。
http://s11/mw690/005vmNaUzy7dhRBWkRkda&690

这些石柱、石碑、雕饰等,也可见证当年的建筑是多么壮观华丽。
http://s13/mw690/005vmNaUzy7dhRCpayM4c&690

http://s5/mw690/005vmNaUzy7dhRCtCAs04&690
http://s11/mw690/005vmNaUzy7dhRVSxOWda&690

逝者如斯,往事难追。我们也只有浮想联翩而已。
http://s13/mw690/005vmNaUzy7dhRW8to8c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