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等高线你了解多少?

(2016-12-15 10:39:21)
标签:

杂谈

最开始普及一个最基本的知识,地图正着拿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好的,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等高线地图基础知识: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G3XZCep29cftVodibZmiaxIrNEFpNruBkSKATs5spibicnLCu6MJ8vf2wfMwkBra8J9GQSZkTqMkpx5GYj21n5HG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一些精密的等高线地图不会对每条等高线进行数字标注,但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获得某一特定等高线的高度数字。例如下图,K的高度数字为220。(可以很容易得出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为10,K的高度就是200 10 10)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G3XZCep29cftVodibZmiaxIrNEFpNruBkb1AwHkfgXkgLiabRJk8yfu6Jg7NcQUcYgjRCq5xdyq03ictjro1ntcf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不必纠结这个问题,一些越野图上很常见。


④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所以,如果你想逃生,那些标注有重合等高线的地方就不必去了。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如果你要上山下山,向那些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前进,多半没错。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G3XZCep29cftVodibZmiaxIrNEFpNruBkYNqibibjVWRBXibVnsIdlNhQYMnF6TY6CePYIsxkUlxU8xc1VBDfsSfs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G3XZCep29cftVodibZmiaxIrNEFpNruBkx1ZfRZnibUoX1g11VAlcPFHoSAD3rH0IaO9a6Z8eABkFFZ73VDkAEq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上图中的cd就是山脊线,ab就是山谷线。一般山谷线上有水流哦。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G3XZCep29cftVodibZmiaxIrNEFpNruBkzuibzUBUg6wbibzxDwToWiayR7bqwUOgV3XaJfLpAz9b7AlVxM9ZsdKG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常见地形


一、圆顶丘:等高线表示宽松,近於环线,表示周围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独立小丘。


二、锥形丘:等高线成环形线,愈近高处,愈密集,多见於山地,状如锥形。


三、山额:将近山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人额,由此过後至山顶等高线表示此部分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四、斜坡凹形地:为斜坡上低陷而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浅部分.常为流水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山谷极相似。


五、陡壁:棱线末端广阔而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谷或海岸常见之,等高线在此特别密集。


六、山肩: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山肩,等高线表示中部特别宽阔。


七、山脊: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八、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


九、鞍部: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


内容来源:军武大本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