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北京的夏天基本已经结束了,一场秋雨下来天气也凉爽了许多。想到之后都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大概很少有人会在这么黄金的季节里想到「自杀」这个问题吧?
要不是在
这个帖子是一位 id 叫做
下面我把这个原帖「Life as a Suicide Hotline Responder
自杀热线接线员的人生」翻译过来给大家看>>>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5/1473058471338410.png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我很想给你们一个神奇的答案或者一些可以改变你人生的话语,但是我没有。因为我们是这样的不同,而每个人活着的理由也不同。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会守着你的痛苦,帮助你找到自己的那个理由。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5/1473058752910091.png
必须承认的是,我大概每两周就会接到一次这样的电话。而我的答案从来没有变过。我们不能把你的遗言转达给你的家人,那不是我们存在的理由。你自己去说。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5/1473058955716716.gif
恶作剧。大概每次轮班都会接到至少 3 通这样的电话。讲真,我们的电话是一通一通接的,你每打一次这样的电话都会挤掉一个真正有需要的人的机会。更别提这种行为已经构成联邦犯罪了。以及,做这种事真的很魂淡!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5/1473059454331493.png
是的,谁叫我们是免费热线呢,就是会有人来占便宜,男男女女们。这跟恶作剧的性质是一样的,你们在占用宝贵的时间。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5/1473059591206351.png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5/1473059608618073.png
我们知道最快最有效的自杀方法吗?我们知道。
我们会告诉你吗?我们不会。
幸运的是,绝大多数人寻求帮助的方式都是一致的,但也不乏有人真诚地向我们寻求另外一种帮助——自杀的建议。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5/1473059803807993.png
我们对长时间聊电话这事不陌生了。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上厕所的时间,而是我们在回来之前会确保你是安全的。如果不能,我们会在尿尿的时候给你开静音(就是说你听不到我上厕所的声音,但我能听到你的声音)。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5/1473060320178667.png
我不认为会有很多孩子想要在长大以后成为一名自杀热线接线员。但我们都曾因各种机缘巧合而接触到自杀这件事,我们知道在那些绝望的想法对面,总有一线生机。有人曾经拉过我们一把。作为报答我们将这项事业进行下去,并且希望有朝一日你也能这样做。
-----以上就是原贴的内容-----
受这个故事启发,我突然对自杀这事来了兴趣。当然不是我要去自杀,是我开始思考,好像在我们的日常中很难有机会去公开讨论这个问题。大概是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吧,讨论这个话题好像是犯忌讳的。(反正我妈一听我说什么安乐死合不合法、自杀算不算人权之类的话就会立刻打断我,让我没事别胡说八道……)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7/1473240473484339.jpg
可是,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讲,还是从每一个独立的个人出发,自杀明明就是一件非常重要且重大的事情啊!你们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在生死抉择面前选了「死」这个选项吗?
1.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球大约有 80 万人死于自杀(这还不包括自杀未遂的人)。假设你看完这篇文章需要 2 分钟,那么此刻全世界已经有 3 个人成功地杀死自己了。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7/1473241087957685.gif
2. 不幸中的万幸,中国的平均自杀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全球范围内看我们也绝对是低自杀率国家中的一员。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Picture/2016-09-06/57ce3dd758ac7.png
via WHO2012 年全球自杀率地图,颜色越浅自杀率越低
一个不负责任的推测,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可能在抑制自杀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儒家的中庸思想讲究适中、守度,不走极端。能想得开就不要钻牛角尖。而孝道文化又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想死的时候想想你爹妈,你忍心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么?
其实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也是普遍自杀率很低,因为首先他们的宗教就严令禁止这种行为。
果然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宗教信仰,都是会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一生啊!
3. 但从性别的维度来看,中国的男女自杀比例却严重失调。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Picture/2016-09-06/57ce4f95d7aca.gif
@WHO / Wikipedia中国平均自杀率全球第 94,男性自杀率全球第 128,女性自杀率全球第 24。
据 WHO(世界卫生组织)2012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男性自杀率在全球排第 128 位,而女性自杀率则高居全球第 24 位。这跟女性自杀率普遍低于男性的全球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造成这种悲剧性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农村妇女的高自杀率。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很火的杨改兰事件,为啥中国的农村女性特别爱自杀呢?这是个值得整个社会都去思考的问题。
那么,怎么才能阻止这些想要自杀的人(自杀干预)呢?
坦白说,如果自杀的人已经没有一丝求生欲望了的话,那基本没有一个特别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现在各国流行的做法都是开设免费的自杀热线,就像上文帖子中作者所说的一样,这条热线也许能够在第一时间拯救那些徘徊在死亡线上的人们。
不过,在中国有多少人知道这条热线的存在呢?这就不得而知了。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自杀干预」,找到了这些热线电话:
http://static.wezeit.com/wp-content/uploads/Editor/2016-09-06/1473139428196441.gif
其实讲这么多也不是希望大家真的能用到这些信息,只是借着国外网友的帖子我们也有个机会来认识一下「自杀干预」这个容易被社会遗忘的行业,同时也能抱着更理性的心态来看待「自杀」这件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