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河老县城里的这个传说,你知道吗?

(2016-10-19 17:45:47)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yqVAqoZvDibG3130Y2hAXktGHLUh928RJib1Pe0NuzMfTt9RofKmtibicZcnV2y5HpGjOkJV2MVDcicMuOicISau4swg/0?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yqVAqoZvDibEcuqJAeO08FTjVzO7FRN7bxTlibPiaV58Vf84XnAa2sDtDfpEu24GFuln1Vos1micJRBf3b84gqg1YA/0?tp=webp&wxfrom=5&wx_lazy=1

齐河老县城里的传说

任里


吕智寿与龙光寺

    自古以来,齐河城西门外有一条东西大道,通往城西诸乡村。 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在城内出西门,沿这条大道向西约2华里的路南边,矗立着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叫做龙光寺。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版《齐河县志》载,该寺创建于元延祐年间即1314年至1319之间。

     明朝洪武年间,先有姚广孝作主持,后由其徒吕智寿做主持。朱洪武死后,将帝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允炆称惠帝,改号建文。建文皇帝恐分封于各地的诸叔不服,用削藩之计逐次剥夺诸叔王的实力。朱元璋第四子朱棣,被洪武皇帝封为燕王,坐镇北京,开疆拓土,屡有建树,功勋卓著。

     眼看不能自保,遂在姚广孝策划下以“靖难”为借口,举兵南下,以夺帝位。齐河一带的老百姓称之为“燕王扫碑”——扫碑即上坟的意思。建文二年即1400年的六月八日,燕军兵临济南城下。山东参政铁铉督众,矢志固守。朱棣攻济南三月不下,还中铁铉诈降之计差点被砸死,怒以大炮轰城,危急关头,朱元璋的画像和灵牌使燕军不敢开炮,济南城得以保全。这期间,为燕王赞画军机的姚广孝到齐河龙光寺与吕智寿相会,姚劝吕顺应天时,出山相助。吕诺,受燕王银盂,募壮士三千,将寺内事务托付于师弟,慨然而赴沙场,出奇兵,屡立战功。燕军绕道济南南下,铁铉北出收复齐河诸郡县。这期间,龙光寺“毁于兵”。现在想来,定是吕智寿为燕王效力,驰骋沙场,所向披靡,遭敌军妒忌。敌军于正面战场不能取胜,便迁怒于吕的发迹之地。派一部分兵到齐河,毁掉龙光寺,以寻吕的晦气。这种类似于挖祖坟的作法,是冷兵器时代征战中的敌对双方常用的攻心之术。意在动摇对方的意志,同时给自己一个画饼充饥式的胜利,鼓舞己方斗志,以图再战。总之是,这寺在吕智寿从军后被“兵”毁掉了。朱棣登基做皇帝,即下旨在齐河城西门内路北建成定慧寺。定慧寺规模宏大,时称济南府第一名刹,规模和气派都比龙光寺大得多,群众说“先有小寺,后有大寺”即缘于此,俗称定慧寺为大寺。
    姚少师谢世50余年后,明朝廷已接续了四五茬。心念龙光寺不已的吕智寿,亦进入暮年阶段。人老了就是这样,越老就越想往事。吕智寿不断想起当年在龙光寺师从姚广孝的情景。那时候,吕智寿的先人已从北京迁移到齐河城北姚吕庄,安家落户已近两代。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在户外玩耍的吕智寿被进村化缘的姚广孝慧眼看中,从此遁入空门,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知世事难料,恩师姚广孝被大明开国皇帝召为御用,不久自己也成了助燕王夺天下的鞍前马后之人。一个好端端的龙光寺,竟被仇家所毁,寺佛何辜,遭此涂毒?自己的旧有衣钵,烟消灰灭倒在其次,更可叹受托主持的师弟,死于兵燹之中,尸首不见;还有那一干僧众,年轻力壮的被迫做鸟兽散,老弱病残者都随师弟去了,真令人好不痛心!现在尽管有了定慧寺,可以传经布道,但不修复龙光寺,冤死的魂灵就不能安息,不修复龙光寺,当年出家的初衷就不能验证——尽管自己辞官不做,但一般的人们依然认为我今天的名望,不过是沾了皇家的光。
    吕智寿每次踱出西门,都要在龙光寺旧址前盘桓一番,问天问地问自己。面对断壁残桓,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思来想去,决心于旧址修复龙光寺。好在龙光寺地面建筑虽被毁,但地基、墙基未稍更移,整个布局,轮廓还在,修复起来,耗费不大。况且,他主持定慧寺50余年,处处精打细算,积累下来,盈余颇丰,修复龙光寺绰绰有余。
    主意拿定,立即付诸行动。吕智寿派僧知会官府,各路官员都知道他是跟随老祖宗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哪个不许?不但如此,还都提供赞助,派专人前来恭候听派。济南府更是全力以赴,征调属县能工巧匠,车马夫役,任凭调配使用。一时间,齐河城内,西关门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3年以后,也就是明成化七年(1471年)的时候,龙光寺复建告竣。寺院遵照原样,只是寺内增有浮图。在寺的南面,筑有高、中、低三座石塔碑,吕智寿将冤死的师弟之魂灵收于中塔之内,将其他遇难的僧众的魂灵收于低塔,诸事已毕,念经超度,遂坐化于高碑之下。


注:如需转载请标注



觉得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大义齐河∣

权威、公信、时效、公益、便民

http://mmbiz.qpic.cn/mmbiz/3GlaWyXrCFeJf9VoyP6tGeMNX5b2DHiaOszOyAcBicTBFVrzK01QoCFKSPVHPAXicRMUhjhkJ8HFz6xp6nAvKbkiaQ/0?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Hu8hctxHqSW0nSJn8p8OHVEQwHicSwTibFJMBE650AxdzfISoeY8woe2QsgCINIBrccBOOUft2HuU0GsNQWibSG7g/0?tp=webp&wxfrom=5&wx_lazy=1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