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2016-04-06 09:07:42)
标签:

杂谈

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2016-04-02 大义齐河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55f4e8b93b595757cf6f20e6db909b1.jpg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TITLE="​ 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

邢侗:齐河人的亲家公

 


多年以前,我就得知邢侗是山东临邑县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大家,也是齐鲁名人之一。可是具体说邢侗是怎样一个人,却一片茫然。因此,当我要写一写邢侗时,翻检搜索相关资料,有许多新的发现,其中一条让我不禁莞尔一笑:邢侗还是齐河人的亲家公呢!所谓亲家,就是指两家儿女相婚配的亲戚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称呼儿子的丈人或者女儿的公爹为“亲家公”;称呼儿子的丈母娘或者女儿的婆母为“亲家母”。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57f81e4b6763424b52f8b692d497d66.jpg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TITLE="​ 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

那一年,我在济南参加一次有关散文的座谈会,认识了时任临邑县邢侗纪念馆馆长的孙建功先生,同住一个房间。孙馆长是个红脸大胖子,一说是相邻县的人,彼此之间一见如故。因此,相约有机会到各自县去看看。后来,我去临邑时,特意到邢侗纪念馆找孙馆长,游览了邢侗公园。孙馆长送我一套《来禽帖》,还送我一本介绍邢侗和其胞妹邢静慈的《邢氏兄妹》。通过阅读《邢氏兄妹》一书,我不但得知邢侗的大女儿嫁给了齐河人,还发现了邢 侗绝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

邢侗,字子愿,号知吾,别号来禽济源山主,山东省临邑县万柳(今邢柳行)村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二十四岁进士及第,二十五岁任河北南宫县知县,三十岁任监察御史,官至四品。三十六岁“亲老归养”,六十二岁辞世。

邢侗是怎样一个人呢?

其一,邢侗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还是明朝的一位颇有政绩的高官。在成为书法家之前,邢侗走的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一样的科举为官的路子。他天资聪颖,七岁能擘窠书,十四岁尽读家中藏书,十八岁考取拔贡,二十岁中举,二十四岁(万历二年甲戌,公元1574年)进士及第,历任南宫县知县、监察御史、陕西行太仆寺少卿等职,官至四品。在南宫县任职期间,他廉洁奉公,衣食皆由自家供给,这在为官者来说是极为少见的。但是,他的父亲就要求他这样做,理由是“吾家故温,不需若养,拔除其心,以和惠民”,意思是说:我们家能温饱,不需你做官养我,暂不要考虑孝顺我,去为南宫县人谋福利去吧。三年“考绩循良,连任南宫”,又任二年。邢侗在南宫当了五年县令,先后修了学校,新建文昌阁,开辟了玉带街,使南宫城貌焕然一新。他十分重视民众的教化,定期召集南宫的读书人,亲自给他们授课。他大张旗鼓地奖励有善举的人,提倡良好的风俗习惯,废除一些不良陋习,劝导人民积极开荒种田,五年不收粮税,终于使南宫百姓家家有余粮,户户有牛羊,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方志记载,南宫五年大治,“野无不耕之田,下无废学之士,盗息讼减,吏民亲爱之”。在升任监察御史后,邢侗手持尚方宝剑,一路惩治腐败,受到天下人的爱戴。万历九年,邢侗奉旨到河东监察盐政。当时,河东管理的范围涉及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以前,这些地方的官府为了增加赋税,派出大批巡逻兵搜查贩卖私盐的商人,有时逮不到盐贩时,官府就荒谬地诬陷一些巡逻兵私通盐贩,冤死的人很多。邢侗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废除了荒唐的做法,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万历十一年,邢侗奉旨巡察苏州、湖州、常州三地。此间有一个叫张帮陵的大盗,纠集了一批海盗以海为巢穴,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近二十年,残害过无数生灵,历任官府都束手无策,任凭张帮陵逍遥法外,严重地危害国家和当地民众。邢侗查清了张帮陵的种种罪行以后,用计谋将张帮陵捕获,历数其滔天罪行后当场将其斩首,为国家和民众除了一大害。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28bfe0b9beea169e7c66ff76fb50bfa.jpg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TITLE="​ 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

其二,邢侗不仅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人。当年,邢侗考取进士以后,按规定,新考中的进士要骑马在京城夸官,目的是向天下老百姓宣扬进士的荣耀,激励年青人勤奋学习。邢侗骑马夸官时,半路迎面碰上了大太监冯保的大轿。这个冯保,权势极大,朝中的大臣无论谁碰上他,都得赶紧回避给他让路。邢侗早就耳闻冯保的种种劣迹,心中一直很气愤,现在一看当面撞上冯保的大轿,不由得怒火中烧。他不顾仆从的劝阻,勒马昂首挡在大街正中,高声大呼:“我是山东省人邢侗,不是胆小怕事的人,我当面叫你诸天阍。”最后一句是说,你只不过是替天子把守宫门的阉人。冯保是一位老奸巨滑的太监总管,他见邢侗当众辱骂自己,心中又气又恨,恼羞万分,但是,进士夸官是明太祖立下的规矩,他又不能跟新中进士当众冲突,经过再三权衡,忍气传令自己的大轿改道回避。这件事惊动了京城,朝中大臣们都觉得邢侗替自己出了一口恶气,称赞邢侗有骨气。后来,万历皇帝称邢侗为“梗骨之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f694338ec802b468027372d487e6d4f1.jpg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TITLE="​ 齐河最有个性亲家公!36岁官至四品,却选择辞职回乡,究竟为啥?" />

其三,邢侗不但有个性,还是一位颇具远见卓识的人。邢侗的远见卓识,可以从两件事上体现出来。一是“激流勇退”。万历十四年,邢侗因为政绩显著,升任太仆寺少卿兼宁夏兵粮道佥事,官至四品。此年他曾谋划倭事十余条,“上不能用”。加上这时张居正已经去世,包括邢侗在内的一些在张任宰相时得到提拔的人受到牵连,使邢侗进一步认识到此时朝廷内部已极度腐败,自己已是报国无门。于是,他产生了归隐田园的念头。此时,著名抗倭名将戚继光因为受到张居正牵连,辞职回到山东老家,不久病故。一系列的事情,更加坚定了邢侗辞官的决心。他以侍奉双亲为借口,三次上书朝廷说明实际情况,终于得到批准。这一年,邢侗才36岁。二是“毁家建园”。邢侗辞官回到老家临邑之后,思想上仍还存在着很大压力。邢氏家资钜富,远近闻名。他忧虑家中过多的财产会遗害子孙,就产生了毁家建园的想法。他打算散尽自己家产,让后代变成自食其力的平常人。征得父亲同意后,他买下临邑城东南隅一片十多亩的荒地,建了一处具有苏州风格的园林,取名“泲园”。泲园虽然面积不太大,只有十二亩六分地,但园内设有二十六景,其中第七景称“来禽馆”,邢侗曾在此处著文、写字、吟诗、接待友人,安静地度过了二十五年。

当然,邢侗名气最大的是他的书法艺术。由于他出身于一个书香之家,七岁时就能作擘窠书,之后对书法艺术的爱好一直保持着,到辞官回到家乡后,更是把对书法艺术的研习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并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声名远播,流传至今。不仅如此,邢侗还是在多方面兼善的文化人。他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在文章、诗词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著有《来禽馆集》29 卷,包括文24卷、诗5卷。书法有《来禽馆帖》传世。

邢侗与齐河的关系,本文开头已经说到他是齐河人的亲家公。《邢氏兄妹》一书,只说邢侗的大女儿嫁到了齐河,女婿叫尹功懋。还说了两件事儿:一是有一次邢侗到齐河看望大女儿,不巧傍晚临邑有人来报:邢侗的母亲病重。邢侗是一个孝子,连夜骑马赶回临邑。那时的县城都有城墙、城门,邢侗赶回临邑城时已是深夜,城门已经关闭,是邢侗通报了自己的姓名才得以进城的。二是说到邢侗的亲家公去世后,邢侗的大女婿一家闹起了矛盾,邢侗多次到大女儿婆家做矛盾化解工作。两件事说的都很笼统,蜻蜓点水式的,让人看了不甚清楚。后来,在有关资料中,才得知尹功懋的父亲是尹秉衡,邢侗与尹秉衡是儿女亲家。确切地说,邢侗是齐河人尹秉衡的亲家公。

说到尹秉衡,这可是齐河历史上的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从小就喜欢习武之事,且力大无比。文献记载其“双手能举千斤之鼎,折硬弓如折蓬蒿”,少年时代就威名远扬。他曾一人持弓把二十多名强盗打得头破血流、抱头鼠窜,是一个难得的的武将人才。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朝廷选拔天下武略奇才,尹秉衡年仅二十岁,就一次考中武科进士,列第四位,成为齐河历史上有名的武进士,被授济南卫左所镇抚,之后升任右军督都府佥事、镇守保定总兵等职。尹秉衡战场上英勇无比,屡战屡胜,是当时与戚继光齐名的山东平倭名将。尹秉衡去世后,亲家公邢侗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具体记述了尹秉衡英勇善战的事迹,见于民国年间编修的《齐河县志》。今人张明福(德州方志专家)根据《齐河县志》的记载等撰写了《明代抗倭英雄尹秉衡》一文。正是有了邢侗撰写的尹秉衡的墓志铭,我们今天才得以了解齐河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位武将奇才,为齐河保留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份材料不是浮华的文字堆砌,而是由许多具体的事件、情节和数字构成,虽然是用文言写成,我们仍能感觉到一个英勇善战的武将形象跃然纸上。

当然,邢侗与齐河,不仅仅是儿女亲家的关系。众所周知,齐河北部与临邑接壤,两县是邻居关系。既是邻居,又是亲家,这关系就更为密切了。因此,邢侗作为临邑的著名人士,又加上上述两层关系,往来必然是不会少的。虽然正式的文献记载不多,但从民国年间编修的《齐河县志  艺文志》上,我还是看到了多篇邢侗写的文字。除了前面提到的他为亲家公尹秉衡写的墓志铭外,还有以下几篇:

一为当时的齐河县令霍惟准写的考绩序文。霍惟准,明万历三十五年任齐河县令。《齐河县志  宦绩志》载:“霍惟准,山西沁水县人,万历间知县事。莅政明敏,听断得情,民无冤抑,咸以神君称焉。”对其评价虽寥寥十八字,却非常之高。至于霍氏如何“莅政明敏”以至“以神君称焉”,我们从邢侗撰写的《齐河令霍公考绩荣膺异宠序》一文中可窥其大略。原来,霍惟准在阳谷县任县令,在治理阳谷县方面很有一套办法,使阳谷县在较短时间内就清除了积弊,变得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他被调任距省城很近的齐河县任县令。在齐河,霍惟准用治理阳谷的办法,“策轻就熟”,亦很奏效。由于霍氏在短时间内就把齐河治理得很有成效,引起官方重视:“齐邻省会,诸上官竟相惊诧,谓:安得通练如此令者?一切疑难大狱,往往属讯,公视荫而决爰书,确于金石,上官藉手转报,不更窜一字……”看来,霍惟准不但工作上有本事,在文字上也有很高的水平。因此,按照当时任职规定,任满一种职位三年,经考核及格,就可以向上推举升任。邢侗这篇文字就是一篇为推举霍然氏升任的公文而作的序。可惜,这样一位精明练达、很有本事的县令,能搜索到的文字记载很少。因此,邢侗写的这篇序文,使我们得知在齐河历史上出现过如此优秀的官员,为齐河的历史书写了光彩的一页。这也是邢侗为齐河历史文化传承做出的一份贡献。

一为齐河一座小石桥写的记。在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以前的漫长岁月里,齐河东部有一条碧波荡漾、水草丰美的古老而清澈的河流,开始叫济水,后来叫大清河。明嘉靖年间后,在齐河县城东门外的大清河上建有一座气势宏伟的拱形石桥,名为大清桥。那时,大清河是一条繁忙的运输河道,主要是从渤海往内地的运盐通道。在大清桥东北方向,还有一条大清河的支流,影响着陆上的运盐客商。因此,于明朝万历年间,由运盐官员甘一骥倡议,在那支流一个叫小东店的地方,由盐官和齐河、长清的地方官参与,共同修建了小东店石桥。为此,这些官员请很有文名的邢侗写了《创修齐河小东店石桥记》,详细记载了建桥的倡议者、参与者,建此桥的重要性,以及建桥费用的来源、数量等等。建设小东店石桥,共花费一千六百两银子,其中有多人慷慨捐赠。上至山东巡抚,下至齐河、长清县令,特别是盐务官员,都为此尽了力。倡议书由齐河人、官至大将军的尹秉衡往上送达。从邢侗写的这篇记叙文看出,他也是建小东店石桥的积极参与者。虽然随着历史的沧海桑田,黄河于清咸丰五年占据了大清河河道,使大清河、大清桥和小东店石桥都淹没于滔滔黄河水中,但有了邢侗的这篇文字,我们不但知道有一座横跨大清河的大桥即大清桥,而且在其支流上还有一座小东店石桥。从桥的建设过程来看,再次体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至理名言。

一为齐河人写的一篇祭文。齐河人房守士是明朝时齐河县的著名人士,官至大同巡抚、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赠兵部尚书。可以说他是明朝历史上齐河最大的官。房守士去世后,邢侗写了一篇祭文,即《祭齐河房大中丞文》,载于《齐河县志》。这篇祭文中,有“兢酬公酒,侗叨小友,亦忝姻亲,特来执绋”的字句,说明虽然邢侗与房守士年龄上差距较大,但也有儿(孙)女亲家关系。也就是说,邢侗不但是齐河人尹秉衡的儿女亲家,也是齐河人房守士的儿(孙)女亲家。可惜的是,几番搜索,找不到更为具体的记载。

总之,不管记载概略也好,记载详细也好,仅仅从以上记述,我们就可以肯定,邢侗与齐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为齐河历史留下了多篇宝贵的文字。特别是他与抗倭名将尹秉衡的密切交往,以及他为此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是一笔值得齐河人感铭的珍贵财富。一个是著名的文人,一个是著名的武将,一南一北,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为两县历史增添了一份卓异的光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