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闲吟四十三嵇康
(2022-06-30 05:30:21)
标签:
杂谈 |
注: 嵇康,(224—263 年)字叔夜,三国时期曹
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自幼聪颖,早年
丧父,由母亲及兄长抚养成人。他少年博览群书,
成年喜欢读道家著作。后娶了曹林的孙女(曹操曾
孙女)长乐亭公主,因而拜郎中,又任中散大夫,
世称“嵇中散”。
嵇康是竹林七贤中的主要代表。他们在竹林喝酒纵
歌;在主观上他们倾向于魏,而远司马氏;在司马
集团渐渐取代曹魏时,持不合作态度;他们的作品
大多也是揭露和讽刺司马氏的虚伪。
嵇康性情恬静无欲,崇尚老庄,常修炼养生,弹琴
吟诗,向往出世生活,不愿入仕为官。掌权的大将
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
而坚决不仕,招至司马昭一直忌恨。
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和散文,其中现存有诗
五十余首。其风格以厌弃功名富贵,追求清俊自然
为主。其中《幽愤诗》自述平生遭遇和理想抱负,
对无辜受冤表示愤慨。嵇康通晓音律,著有音乐理
论作《琴赋》、《声无哀乐论》、《风入松》等。
嵇康也喜欢书法和绘画,更喜研养生之道,著有
《养生论》。《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史上第一部专
论。嵇康还爱好打铁。
嵇康鄙视权贵,风骨如铁。比他小两岁的钟会才华
横溢,弱冠如仕,时任要职,29 岁即封关内侯。
但嵇康却不屑一顾,拒绝与其交往。钟会多次约见
欲谈,而嵇康不加理睬,依旧炉旁打铁,视其旁若
无人。
263 年,钟会向司马昭进言诬陷嵇康,司马昭下令
处死嵇康,三千太学子为其请命而未成。临刑时,
面对众多为他送行的百姓,嵇康神色安然,大有英
勇就义之势。他抬头看了看太阳知时尚早,就向兄
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琴一曲《广陵
散》。余音未尽,嵇康从容就戮。时年未满40岁,
呜呼!
唐白居易曾泣曰:
吕安兄无道 都市杀嵇康
斯人死已久 其事甚昭彰
是非不由己 祸患安可防
使我千载后 涕泗满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