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闲吟四十一孔融
(2022-06-20 08:31:56)
标签:
杂谈 |
注:孔融,生卒于 153—208 年,字文举,山东曲
阜人,孔子十九世孙,曾为北海相,亦称为“孔北
海”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
年龄最大。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习性好客,
常抨议时政,并言辞激烈,后因触忤曹操而为其所
杀。在董卓揽政时,孔融曾任北中军侯、虎贲中郎
将。这时董卓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激烈
争辩,董卓怀恨在心。后来,孔融被调任到黄巾军
势力较强的北海国(今山东昌乐西)为相。孔融到
任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谋划讨伐黄巾军。在为
政上安定国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举荐贤良,
以德治国,深受民戴,人称“孔北海”。后被黄巾
军围困时,孔融不向袁绍、曹操求救,他们虽强大
却有篡汉不轨之心,而是派人向刘备求救。刘备惊
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者”遂发兵
解围。
孔融本性宽容好客,退任闲职后,宾客天天满门。
他说“家中客位上常满有人,酒杯总是有酒不空,
我就无忧了。”但是,曹操却总是要想方设法地杀
掉他。208 年,曹操以孔融“召合徒众”“图谋不
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将孔融处
死,并株连全家。时年,孔融55岁。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有诗、颂、论、碑文、
六言、策文、表、记等多文,但大多散佚。魏文帝
曹丕十分欣赏孔融的文辞,孔融死后,曹丕把孔融
与王粲、陈林、徐干、陈瑀、应玚、刘桢列为“建
安七子”并悬赏征募孔融的文章。明朝晚期文学家
张溥辑有《孔北海集》一书。
“建安七子”中六人皆先后投靠了曹家父子,过上
了安稳的日子,独孔融刚直为汉,不附不趋,乃真
文者。《后汉书》赞孔融曰:“懔懔焉,皓皓焉,
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前一篇:读史闲吟四十七律吊汉终
后一篇:读史闲吟四十二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