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2015-06-23 15:43:11)
标签:

育儿

分类: 上岸的贝壳

       每一个喜爱文字的人,都会跟书籍有着一段或深或浅的缘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不经意间,我发现了一本好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的作者就是尹建莉老师。

      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如说是自省的过程。书中的种种理念,直击现实生活中的“反教育”行为,反思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叹息与自责——曾经那么多错误的做法,都累加在孩子那幼小而稚嫩的心灵上。时光不能倒流,庆幸我现在有所警醒。

尹老师的书,用平实的语言叙述,阐释自己的观点,佐以例证。那笔调,就如她坐在你的面前,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和风细雨,浸入心脾。

之所以如水的语言能震慑人心,就在于有理不在高声。

整本书彰显的是尹老师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知识素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关于人性的种种理论,定然深植于老师的内心并已然与老师融为一体。教育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成长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尹老师都能从人性发展的角度,站在一定高度适时适度地引导其发挥最大潜能,让事物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凡此种种,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这是我最先读到的章节之一。当时的确给我一种震撼。

那日读到这些闪烁着精神魅力的语句时,是夜里十点,我忍不住把那段精彩的句子拍下来,发到微信的朋友圈中与好友共享。当时欢爸就给我留言,赞尹老师的观点。

书中如是说: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物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

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有的人你会感觉他身上有宏大的气场,体内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大”。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或有小聪明小心眼小钻营,凡是很用心却很无力,内涵让人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局小。

一个人要想在江湖上立足,必须先远离江湖,躲进深山,无打扰地修炼,练好内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领。培养竞争力的奥秘正在这里。

说得太好了。是透过现象直击本质的深刻感悟。

亚当·斯密说过:人生中的不幸与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过度高估各种处境间的差别。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放下虚荣,就能减少消耗,节约生命成本;克服恐惧,就会降低贪婪,享受生活之从容。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最后尹老师说: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与其着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