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504弹】导弹齐射自己人的《战狼2》如何称爱国?

(2017-08-21 16:50:15)
标签:

战狼2

吴京

电影票房纪录


  首先要恭喜《战狼2》,刷新中国票房纪录!

  从票房上看《战狼2》可谓是大获成功,击败了打着欠星爷一张票的《美人鱼》、各种刷票房丑闻的《捉妖记》以及进口好莱坞大片,并且碾压《湄公河行动》和吊打同天上映、同样是主旋律、根正苗红自带主角光环的《建军大业》,这样的成就和口碑,仿佛是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可要是抛开情怀,《战狼2》真的成功么?


  就背景事件上看,《战狼2》它主要的创作背景是展现中国海军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2015年的也门撤侨和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这些都是一件件真实的事件,并且,中国在两次撤侨行动中,都得到了世界公认的好评。其中2011年美国《侨报》曾载文《撤离利比亚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称:中国在短短8天,撤出利比亚3.5万余人,在如此复杂、动荡的局势下,如此迅速又有条不紊的完成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撤侨行动,“中国速度”令人惊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当时利比亚国内局势动荡、武装分子袭击不断的环境下,民众对海上霸主英国撤侨行动的迟缓反对颇大、菲律宾总统一句“无能为力”激起义愤。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也在网上发声表示,中国坚决保护本国侨民、派出军舰为撤离船只护航的行为,比美国的“含蓄谨慎”,更像一个“超级大国”。当这些真实事件改编上大银幕,观众看到的不再是《建军大业》那段展现屈辱中的中国的故事了,因为观众已经看够了中国的屈辱史,已经被压抑了太久了,终于有一个系列电影是立我国威,扬我军威的,自然是让人心潮澎湃,自豪感爆棚,所以《战狼》系列抓住了观众的爱国情怀,替他们喊出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可以让我们骄傲的说这就是我们的祖国,现在它已经非常强大了。


  从宣传期上看,《战狼2》从宣传资金紧缺,总投资的1.5亿中,有8000万是吴京的个人积蓄,吴京为了筹钱,将自己的别墅抵押贷款。吴京倾家荡产的付出全部来对待这部电影,到抨击资本控制现在中国电影,到爆料当红偶像小生张翰也是为了转型,愿意无条件出演,而不在乎片酬。而且女主的人选更是爆出原女主在开拍前临时提出加价要求,吴京被迫临时邀请了自己的好友卢靖姗来救场。所有的宣传重点都是这部电影拍的资金有限,请不起大牌艺人,而且在有限的资金下,吴京异常的努力,整个剧组克服种种困难,以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制作了这部《战狼2》,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部有态度、有内容的电影。

  另一方面,也要感谢当前的中印局势,如果没有中韩、中印的局势刺激国人,《战狼2》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影片,但未必能刷新全国票房纪录。当今的中国,爱国气氛爆棚,《战狼2》这种热血主旋律,而且没有太大硬伤的作品,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碾压其他所有影片,当是必然的结果。所以说《战狼2》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典范,但是它的成功仅会在国内,而无法走向世界。如果抛开爱国情怀,单说电影本身,它并不是完美的无懈可击。因此只能说它是一部国内优秀的作品,但不会成为经典的作品。


  很多网友抨击电影中的冷锋就是意淫的特种兵,一名特种兵带着一名退伍的侦察兵和一个军迷富二代,居然就能抵挡叛乱军的部队和欧洲一流的雇佣兵。有人反驳说能接受美国队长,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中国队长呢?可是冷静想想,美队的人设是和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这样的非人类设定,所以说美队可以厉害的一人单挑一个国家,因为他不是正常人。可是作为一名顶尖的特种兵,让其能力堪称美国队长这样的非人类设定,这就难免有些夸大了。其实冷锋的人设的对比不应该是美国队长,而应该是《第一滴血》里兰博这样的角色。那这样看起来,因为感受不到美越战争的情怀,所以在看《第一滴血》的时候,就是一个打不死的、小人物干掉大恶人的英雄形象,也就仅此而已,所以《战狼2》因有同样的情况,因为有爱国情怀的存在,所以它在国内成功了,但是也因为爱国情怀,它也被限制在了国内,他无法走向世界。

  再有就是反派的人物设定也很是尴尬,作为反叛军雇佣来的顶级雇佣兵,自然是为了挣钱来的,既然是以钱为目的的雇佣兵,一定是要将利益最大化,那么为何能够在被雇主训斥几次之后,就灭了雇主呢?是资金已经全部到账了么?如果已经收到钱了,那就可以拍屁股走人了。如果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权利,来扶植一个傀儡政府的,那么既然要除掉冷锋,抓住小女孩,又何必还要在夜晚围堵住冷锋后,就差一枪的时候,却服从了红巾叛军撤退的命令?难道这一切的思绪变化就是在雇主训斥的过程中临时起异?热血一上头,决定不要钱了,还是要权利吧。


  所以,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反派的设定非常不准确。

  因为这样的定位不准,就造成了一个问题,会发现很多情节不是剧情的发展而自然推动出来的,而是为了反过来推动剧情发展,强制出现的。比如雇佣军在医院意外杀了博士,居然能够在看了几个视频监控画面就得出,这个小女孩就是关键,一定要抓住这个小女孩。这明显就是为了剧情而出现的,不然雇佣军还有什么理由去追冷锋?再就是雇佣军杀雇主这个情节,这就是为了表现雇佣军将公事转化成私事了,让雇佣军有了说现在是个人恩怨的需求。可是这也是像之前说的,这个逻辑并不能讲的通。还有就是坦克大战那部分,大boss到底当时怎么了?就因为主角向你比了手指?你就是要碾了他么?那机枪都是摆设的啊?亲,这么容易热血上头,是怎么做到顶级雇佣兵的头头的啊?

  当然,本片更大的BUG还是由解放军海军的将军丁海峰率领庞大的舰队参与剧情之后出现的,可以说这几只巨大中国军舰的出现,让《战狼2》的情节逻辑出现了颠覆性的破碎:

  在本片热映之后,当年曾经真正参与利比亚撤侨和也门撤侨的我海军将军已经出来公开回应,作为曾经亲历撤侨一线的解放军军舰的舰长,王宏民认为,影片为了突出主人公孤胆英雄的大无畏气概,夸大了个人力量的作用。在现实中碰到这种情况不是靠一两个英雄能够解决问题的。事实上,在已经进行的26批护航行动中,中国海军都派出特战队员和海军陆战队员。实践检验这些被派遣到一线的特战分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结论是能力不在美国“海豹”突击队之下,遇到情况能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此外,王宏民也指出,为了制造扣人心弦的效果,影片在关键时刻实施精确打击的火力摧毁行动反应迟缓。“在现实中碰到这种严重态势,我们的火力支援力量对危险局面会有预判并制订紧急预案,在此基础上提前进行兵力展开和做好武力援救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在事态发生重大变故时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回应。”


  而说到“精确打击的火力摧毁”,我认为《战狼2》的剧情表现就更是显出了编剧的脑残,电影中,冷锋在最后关头把红巾军和雇佣军屠杀中国同胞的视频“神速”发给了丁海峰饰演的海军舰长,然后,舰长得到上级的命令(之前据说是得到联合国授权,后来修改成上级命令)之后,站在军舰上含泪大喊开炮,再然后我军舰上的数枚导弹腾空而起――更为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这些雨点般落下的火力强大的导弹居然全部命中那些邪恶的红巾军和雇佣军,一下子把潮水般进攻的敌人杀得一个不留,却又没有任何一颗炸到冷锋或其他任何一个自己人、无辜者,试问,这样的导弹齐射是使用了什么技术让中国军舰的导弹像开了天眼一样炸得毫厘不差,那些可是爆炸半径至少得50米的舰载导弹,而不是一打一个眼的子弹呦。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和一个军事迷,以及一个军事电影发烧友,笔者还真的翻遍了当年解放军海军参与的所有中国撤侨活动的新闻,我从来就没见到过任何一条中国海军军舰向岸上齐射导弹进行如此“精确打击”和“火力摧毁”的事,至于《战狼2》里表现的中国军舰有如美国军舰打击恐怖分子式的导弹齐射,是不是真的合乎现实?是不是合乎中国的价值观?是不是合乎国际法?还有,这种做法是不是真的能拯救被困的中国同胞?我想这可能是本文发出之后再需要明白人讨论一番的。

  也许我这样疑问,有观众会模仿吴京的语风回答我说,为什么美国军舰可以进行如此的对地导弹齐射?而中国不行?那我告诉你吧,在现实中我还从来没听说过,美国军舰会向有自己人参与混战的地方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导弹齐射,那种战术到底是打击敌人,还是打击战友和人质呢?


  其实,这些问题,不是一句情怀可以掩盖的。也是因为这样明显问题,才会有人质疑这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夸大。现在再回头反观《湄公河行动》,在这方面就很好的表现出了个人极强的能力,但也要团队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我们既要承认《战狼2》的情怀和剧组为了这部电影付出的不屑努力。但也要客观的评价它。因为它的剧组的用心拼命创作,使得《战狼2》成为一部优秀作品,但优秀的电影和经典的电影依然是有差距的,中国的电影市场既然已经能够出现优秀的作品,那就应该更期望它能够出现经典的作品,因为出更多的优秀的作品甚至是经典作品,才有让观众选择的余地,可以去支持好的作品,而不是像某导说的,垃圾电影居然是因为有垃圾观众捧场。(文/朱五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