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弹】《盗墓笔记》:百尺竿头更退一步

标签:
影响剧大娱乐盗墓笔记井柏然鹿晗 |
不管我们现在如何看待所谓的IP,也不管那些转化后的影视项目到底会和工业体系形成怎样的互动关系,最起码在短期利益上,IP转化有一桩好,在事先张扬的时候可以师出有名,省掉一些力气。8月5日,折磨国内读者长达十年的《盗墓笔记》终将迎来万众期待的电影版,不夸张地说,这是另外一个方向上的《魔戒》——从文本到电影,但很不幸的是,我们几乎可以预判这部电影的死刑。
终极大杀器:飞碟帽
电影版的导演是李仁港,他执导的电影都以过时的香港情怀(正义的空头支票和令人尴尬的兄弟情)以及飞碟帽闻名。据闻,李仁港是美术出身,就像张艺谋一定会在画面上呕心沥血一样,李仁港在电影美术上也十分舍得花力气,他的长处之一就是在各种年代和不同职业的背景之下,总能给他的人设戴上一顶极其诡异的飞碟帽。除了飞碟帽之外,李仁港还总能在冷兵器时代,弄出各种机床制造的古惑仔气质的长短器械。
这一次,就像他毫无顾忌,毁掉汉代、明代的既成美学体系一样,在《盗墓笔记》当中,他毫无顾忌破坏原著当中种种美术细节,再一次用貂皮大氅和古惑仔刀具统领了整个设计。有人会说,这是电影的小节,不算什么,但在事实上,审美细节可以反应出一个导演情感把握的能力。
《盗墓笔记》中所依循中国传统美术和丧葬体系所建立的景象奇观,毫无疑问充当的不仅仅是背景,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这种角色的温度显然不是现代机床所描绘出来的样子。
小鲜肉一出,全无敌
如果说,抛开原著文本的面貌和气质,并不导向全面崩溃的可能,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还意味着一种创新的话。那么本片的演员阵容则完全是一场不负责任的圈钱行为。
这么说,不是在否认小鲜肉们创造表演奇迹的可能,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即便中国电影的投资在蹭蹭往上涨,它也依然面临着天花板,也就是说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尤其是这种可以算得上国产一线阵容的电影,它在多大程度上去集中资源,应该带有某种“新”意。
这种“新”,在彼得·杰克逊挑选维果·莫坦森扮演《指环王》里的阿拉冈时出现过,在漫威和DC尽可能地挑选新人来出演超级英雄时也出现过——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角色和电影的质量足够撑起一部电影所需要的号召能力,那么可以更好地把资金集中在制作上,可以用更多心思去制造新的明星。
小鲜肉带来最可怕的结果,不是毁灭单个作品,而是扼杀市场的创新能力。
建国以后无妖精
从政治哲学上去理解广电总局的审查制度,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规定“建国以后无妖精”,因为我国是唯物主义世界观下的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否认神秘主义倾向、有神论和唯心主张。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毫无疑问,这将使得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成为一辆不断掉链子的独轮车。即便连科学都无法实证检验的某些现象,却被简单的行政命令,扼杀在文化产品的摇篮里,这是一场赤裸裸的犯罪。
回到《盗墓笔记》当中,原著当中最好看的,毫无疑问是独特的生死观驱动的特殊现象,无论是那些包含逻辑悖论的陷阱式场景,还是独特的物质存在景观,如果最后全部都必须规避的话或者强行插入解释,会折损这个故事最有生命力的看点。
想想之前《寻龙诀》吧,我们到底还要修造多少幢烂尾楼,才能有机会去构建一座尊重想象力、强调自由精神的文化大厦出来。(文/楚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