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剧大】“舌尖”再现江湖诸神让路,中国电影浮华背后隐忧多

标签:
娱乐姚笛舌尖上座率纪录片 |
【影响剧大】第9弹/2014.4.21
1、《舌尖2》再受热捧,中国纪录片味蕾大开
新闻事件: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了第一集《脚步》。在《脚步》中,50多分钟的片子,美食数量超过20种,从川渝豆花、秦岭蜂蜜、山东煎饼,再到湖北房县小花菇、浙江红烧望潮等,随着节目播出,有观众评价说,这一季的“舌尖”味道好像变了,不像第一季那么疯狂冲击你的味蕾,《舌尖2》的美食里面,主人公的命运也更加牵动人心,它从舌尖弹跳到你柔软的心脏,“如果说《舌尖1》能让你流口水,《舌尖2》是让人流眼泪的美食片。”
小编点评:
《舌尖上的中国2》终于开播了,但还是周播,这真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从两年前《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中国纪录片可谓进入了黄金时期,与《舌尖》第一部相比,第二部在美食基础上更偏重人文情感,美食的诱惑中弥漫了浓浓的乡愁。区别于电视剧略带严苛的观众群分类,《舌尖》可谓掀起了一场男女老幼爱美食的热潮。在电视剧独占电视的今天,“舌尖风”能够弥漫全国并被热捧,这股力量的真不容小觑。其实中国的记录片从早期的《动物世界》《探索发现》《自然奇观》,就从未停止过,但是因为纪录片没有电视剧生动有趣,贴近大众生活,叙述方式也略显刻板,一直以来,并未受到观众特别的关注,很多纪录片制作工作者,也只是秉承任务,没有太多的激情。但是《舌尖》的诞生,让中国人看到了纪录片新的发展思路,从《舌尖》的热播,带动网络视频、图书和音响制品的热卖来看,纪录片走上商业道路是势在必行的。
2、去年电影上座率仅15%,中国电影业面临“倒逼”
新闻事件:
4月19日下午,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特约活动—影院创新经营研讨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会上,诸位业内人士分享了近几年的影院发展和经济效益研究。据院线研究人士刘籓介绍,在2002年,全国银幕数仅为1843块,而截至目前,国内约有2万块银幕,但整体的上座率只有15%。同时,国内影院已经逐步进化成一个多元、开放的完整商业体系。现在的消费者在等待观看电影的同时,游览周边商铺,例如餐饮小食、果汁饮品、商场、超市等等,从而带动周边产业,使得院城成为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消费场景。刘籓强调,可喜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两年影院的上座率和毛利率也一直在下降,同时影院的运营成本也在提升。如何使得电影院能够创新经营、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发布会上,有专家提出“云客厅”理念。“云客厅”,即影院以家庭为核心的场景消费,拉通线上云服务。影院作为线下的实体影城,需要实现与互联网化的消费趋势拉通,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即O2O营销理论,更有利于电影院的发展。
小编点评:
中国商业电影院的兴盛是在21世纪之后,从最初全国的1843块银幕到今天的2万多块,短短十几年,实现了十几倍的增长。虽然电影银幕的增长造就了完整的电影院商业体系,但是2013年只有15%的上座率,也让人们看到其中潜在的种种问题。由房地产业飙升带动起来的电影院投资热潮现已经从北上广辐射到二级城市,甚至是三级城市,但电影行业从业者--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作者们的普遍浮躁,又让中国电影质量随时面临下滑困境,15%的上座率背后是电影院资源的浪费过大,试问还有多少地产红利可供中国电影人们透支?同时,中国观众欣赏水平日益提高,对商业电影的胃口日益挑剔,现在是有好的观众,有好的电影院,也有好的电影放映条件,但没有好电影,中国电影能否在这一轮严峻的“倒逼”中凤凰涅槃?
3、文章宴请朋友关照姚笛,姚笛埋头拍戏沉默是金
新闻事件:
文章身陷“出轨门”但“有惊无险”,第一时间就得到了马伊琍的原谅,如今他们的家庭生活已渐渐归于平静,日前有媒体报道文章马伊琍一起现身会见编剧,“夫妻店”再度“开门”,据知情人士透露,文章的新剧将于6月开机。而另一方面,对于文章和姚笛的关系,有知情人爆料,文章最近宴请了一些电视台朋友,拜托他们“一定要买姚笛老师拍摄的戏”。
小编点评: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且行且珍惜”刚刚消停,文章就又出来兴风作浪了,这是好日子过太多,吃饱了撑的节奏吗?本来对于明星的家庭丑闻不想吐槽太多,毕竟是人家夫妻间私事,又怕对孩子产生太多不良影响,但是,文章,你这是逼我们吗?且不说马伊琍给你生了两个孩子,又跟你同舟共济这么多年;姚笛被“小三门”泼了这么一身脏水,都不肯出来说你一句坏话,你还有什么不知足。又是郁郁寡欢,又是借酒消愁,还酒后吐真言让众位朋友“关照”姚笛,这是不作死誓不罢休的节奏吗?马伊琍都原谅你了,岳父都出来替你说话了,姚笛都忍辱负重埋头拍戏不打扰你们家庭了。小编还是想劝劝文章,“且行且珍惜”吧,放下扯淡,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