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文涛老师开设校级公开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2017年2月28日)

(2017-04-02 10:09:08)
分类: 教案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

太仓市实验中学 陈文涛

一、教材分析

《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以小标题的形式,通过五个成长片段展示了一个男孩子逐步成长为男子汉的过程,既保留了男孩子的爱吃、崇拜父亲的可爱特点,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保护弱小、独立、坚强、沉着的小男子汉形象,两者合二为一,构筑了一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写幽默有趣而细腻生动,耐人寻味。

全文以一种喜悦、自豪的语气叙述了这个男子汉的成长,鲜活生命的成长是可贵的,是言语所无法描述的,因此作者说“既不想写男人,也不想写女人”也正是这个原因。

 

二、学情分析

本篇文章语文生动而朴实,文章内容简单、易懂,因此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疏通文章,而本文“小标题”的形式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应该作为一个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其作用。本文最出彩的在于描写,根据初一学生写作无法抓住人物典型特征以及缺乏细节描写的现状,本次教学决定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通过“典型事件”突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根据文章细腻生动的描写,把握这个具有“男子汉特点”的男孩子形象

2.了解文章材料组织编排的方法

3.掌握通过“典型事件”突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出这个具有“男子汉特点”的男孩子形象

2.通过细节分析、形象概括以及小练笔,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通过“典型事件”突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学习法 3.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通过预习,大家发现这篇文章在格式上与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何不同?(这篇文章有小标题的形式。)

设计意图:初一学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而预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简单、切实的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更有助于直接进入到教学内容。

 

(二)了解小标题

1.大家知道小标题有什么作用吗?有请一位同学起来说说看。

①使用小标题,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

  ②能吸引读者;

  ③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

  ⑤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一起朗读以上内容,了解小标题在写作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小标题是初一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有必要作为教学重点进行教授,也让学生学会这种形式以运用到写作中去。

  

(三)走近男子汉

1.提问:老师发现,这些小标题的形式不是很统一,大家能否根据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将小标题改一改,改为“    的男子汉”。(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小组讨论)

(爱吃、保护弱小、崇拜父亲、独立、坚强、沉着)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通过改小标题的方式,将“小标题”教学和“人物性格分析”教学整合起来,达到合二为一的效果,从而使教学不突兀,没有严重的程序感。

 

2.提问:同学们概括的特点哪一个与男子汉不太符合?更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爱吃、崇拜父亲)

更像是一个男孩子(文章第三自然段: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

请同学们思考,崇拜父亲这一部分是否比爱吃更接近男子汉呢?为什么?

(在他心目中,父亲就是一个男子汉,是无所不能的,因此这里体现出对男子汉的向往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这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这个小男子汉毕竟只是一个两周岁左右的男孩子,但这两者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人的两个面相交织在一起,这才使得人物栩栩如生”。

 

3.提问:文章五个片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小组讨论)

(不行,因为这五个片段体现了由男孩子到男子汉的成长过程,文章也隐约体现了时间顺序

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着他那样地一点一点地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那样神秘地一点一点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奇妙的事情了。)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和了解文章材料组织编排的方法。

4.老师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对这个男子汉十分欣赏,为他作诗一首,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整体感知一下。

这是一个男孩子

他对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对父亲有着极大的崇拜

因为在他心中

父亲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男子汉

于是他向往、他渴望、他憧憬着能成为一个男子汉

 

他成长着

他开始变得独立

他开始变得坚强

他开始变得沉着冷静

在这个小小的身影下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高大的灵魂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脉络,提高课堂的语文味,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

(四)寻找男子汉

同学们,陈老师在班级里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要求同学寻找身边的男子汉,通过一件事情,展现一定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有的同学写的不错,但有的却不得要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篇目1:                     坚强的男子汉

沈同学是一个男子汉。有一次,上美术课时,他的小刀割破了他的手,顿时,鲜血染红了图画本。同学、老师都十分惊慌,可他镇定自若。好像一点也不痛似的,只是抽出一张纸巾,包住了手止血,下了课,老师叫几个同学带他到医务室,医务室老师帮他上消炎水,一看就很疼,可他一点没有叫喊,还和我们说说笑笑,好像受伤的不是他而是我们。面对疼痛他毫不哭泣,他真是一个男子汉,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大家一起读一读,品一品,他写的好不好?

(通过正侧结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是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篇目2:                   奋勇拼搏的男子汉

他是活力无穷,但学习不是那么好的男子汉。他曾经代表我们班参加了运动会,他一个人参加了四个项目,接连获奖。他和我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和我共同进步,他和我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伤心时说些有趣的事逗笑我,使我不再伤心。因为有了他在我们班里,才有了在运动场上努力拼搏的力量,他是男子汉!当之无愧!

(写的不好,标题是奋勇拼搏的男子汉,但内容却十分松散,没有抓住主题来写内容)

大家根据课上学习的内容修改篇目2,要求:要通过充分的细节描写(如动作、神态、心理等)叙述一件事情,从而表现人物个性特点。

 

设计意图:本想设计小练笔,但初一学生写的速度太慢,可能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改为修改小练笔,通过学生的修改,同样可以看出他是否把握了“通过典型事件突出人物个性”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王安忆

 

       的男子汉

(由学生课堂自主生成)

预设:爱吃、保护弱小、崇拜父亲、独立、坚强、沉着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