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2019-08-05 08:48:39)
标签:
教育教学反思 |
分类: 书籍与心得 |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于漪老师的追求。她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心态。我想,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梦想,争取做一位“学高为范,身正为范”的优秀教师。“学高为范”就是意味着教师要有修养深厚,所以教师对专业应该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在专业上大力发展自己。那么,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呢?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应该是:掌握教学技能,进而形成教学模式,最终升华为教学境界。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教师对每个方面都应该充分重视,精心准备。然而,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如重视课堂,轻视课外,或者重视文本研读,轻视教学研究。所以每一位教师一定要全面发展自己。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能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以物理课堂为例,教学模式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以这种模式组织教学时必须遵循:“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若由之以渔。”从授鱼→授渔比喻优教;从授渔→学渔比喻优学。优学是优教的升阶版。教学围着学生转,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对课堂驾轻就熟、收放自如;教材、教辅是学生学习的“引子”和“导案”;教师的功夫放在了对教材资料、学生活动、信息反馈的研究上。优学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发展逻辑:无模→有模→无模→有模→无模……。有经验的教师会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融入到相关的教学流程之中,逐惭实现了“无模之模,乃为至模的教学”。
教学境界。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日:“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教师的教学境界除了对所任教学科的内涵及本质的理解与把握之外,还应该有教师的人格、个性、艺术、科学、创新等要素。物理教学的三重境界:求真、向善、臻美。求真是科学境界,向善是人文境界,臻美是艺术境界。这三种境界构成了教师教学金字塔,塔顶好比是理想的教育。太史公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高山仰止是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是无人可及的,心向往之是教育的理想,教育的理想却应人皆有之。我们探寻教学境界的现实意义,正是在于对它不懈追求和无限逼近的过程之中。教师就是在不断追求专业发展过程中,成就自己,服务他人。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每一天都显得平淡无奇,所不同的是在这些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复中,有人能认准目标,始终坚持,有人目标游移,浅尝辄止。再长的路,一步一步的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达到。作为教师,面临每一天的工作,每一堂课的教学,要想成就梦想,就应该在专业发展上有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