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上)“数形结合”课例1:进位加法

(2016-04-27 17:22:22)
分类: 教学设计

   

创新实验小学   姜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课本P14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其中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

教学片段: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1.观察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列出算式:   35+37=

3.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摆。

想:先加什么? 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学生汇报展示: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生:从个位加起。个位 57等于12,满十了,向十位进一。

生:我想从十位加起。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还要再加1,很麻烦。

4.边汇报,边总结。

1)竖式书写方法。 2)引出课题。 (3)总结算理。

5.小结:在刚才的探究过程中,我们运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了进位加法,这种借助“形”来理解“数”的方法叫做“数形结合”。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利用小棒来摆一摆,用形的演示来解读数的运算,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算理。

 二、巩固练习

1.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谁能说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式题? 学生出题,师板书。

2.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先用小棒摆一摆,在用竖式算一算。

设计意图:还原情境中的内容,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是否已扎实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在巩固应用中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继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数学思想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