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周期,三种杠杆,行业轮动时机的把握
(2016-06-24 22:50:54)
标签:
周期财务杠杆运营杠杆估值杠杆 |
分类: 价值投资专项问题研究 |
一、四种周期
1、政策周期
2、市场周期(估值周期)
3、经济周期
4、盈利周期
股市见底时这四种周期的先后顺序为:
(1)政策周期领先于市场周期。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放松后,市场往往在资金面和政策面的推动下进行重新估值。
(2)市场周期领先于经济周期。美国历史上几乎经济衰退,股市都先于经济见底。(2002年9.11事件除外)
(3)经济周期领先于盈利周期。换句话说,宏观基本面领先于微观基本面。
(4)熊末牛初,判断市场走势,资金面和政策面是领先指标,基本面是滞后指标。
二、三种杠杆
1、财务杠杆:对利率的弹性
2、运营杠杆:对经济的弹性
3、估值杠杆:对剩余流动性的弹性。
第一阶段:熊市见底时,经济仍然低迷,但是货币政策宽松,利率不断降低,常常是财务杠杆高的企业先见底。此时,某些高负债的竞争对手已经出局,剩余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定价权都得到提高。
第二阶段:经济开始复苏,利率稳定在低位,此时板块轮动常常是运营杠杆高的行业领涨,因为这类企业只需销售收入小反弹就能带来利润的大幅提升,基本面改善显著。
第三阶段:经济繁荣,利润快速增长,但是股票价格涨幅巨大,估值扩张替代基本面改善成为推动股价的主动力,此时估值杠杆高,有想象空间的股票往往领涨。
第四阶段:熊市转换时,不要太在意盈利增长的确定性,而应该关注股票对各种改善的外部因素的弹性。
三、周期分析
1、有周期型就表明有可预测性。只有认识了四种周期的先后顺序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在牛熊更替中作出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判断。
2、有杠杆,股价的波动幅度常常出人预料的剧烈。只有认识杠杆的力量,才能认识到股价的波动和基本面波动是不成正比的。
3、投资周期型股票,一定要在炮火声中买进,在烟花声中卖出。
4、当股市经过大跌达到合理估值水平后,开始在资金面和政策面的推动下上涨,这时不应过度担心基本面。熊市见底时,基本面总是很不理想,呈现出所谓的黎明前的黑暗。